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技术支持
专家解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支持 » 专家解读
周大地:今年能源消费增速或将出现负增长
发布日期:2015-11-12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次数:662
          11月3日上午,全国政协在京召开“优化新能源布局 促进清洁能源健康发展”主题座谈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全国政协常委李毅中、刘振亚,委员陆启洲,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中央候补委员、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钱智民等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

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对“十三五”期间的能源消费增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他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将进入低速增长期,“近两年的能源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从过去的8%降到3.8%,去年增速到了2.2%,从今年整个煤炭和其他能源增长的情况来看,我大胆预测,今年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目前中国电力需求在下降,但建设速度仍在提速,特别是到今年的火电装机或将超过5500万千瓦,在建火电装机量仍有近8000万千瓦。如此状态下,“十三五”电力市场的盲目竞争将进一步恶化,这将让可再生能源处于非常不利的状态。对此他建议尽快停建、缓建火电。”

想知道以上专家领导都在会上说了哪些干货吗?小编今天先将周大地的发言全文推送给大家,明后两天本报官方微信还将陆续推送更多精彩发言(文末附发言预告),敬请关注!

以下是发言全文精编版↓↓↓

我发言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对我国核电以后的发展规模发表意见,二是我们应如何做好能源发展的系统规划,为清洁能源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 上亿核电装机量是长期目标

中国核电经过了多年努力,不管从设计能力、工程安装、建造能力、设备制造,特别是一些大型设备制造能力,实验的设施,中国已经学到了很多正面反面的经验,让我们在安全标准、监管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我认为,中国核电已经到了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建设速度的阶段。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如果要真正实现低碳和零碳能源的发展方向,现在世界上有两条道路,而且可以说有两个现成的国家在做不同的示范,一个是德国,一个就是法国。

德国:由于德国内党和过去长期的政治状态等多原因想弃核,搞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低碳路线,但是实际上德国现在碰到很大困难,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占比还没达到目前的30%。而在中国,如果加上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实际上已达到将近25%了。

法国:法国是世界上发电碳排放强度最低的国家,其发电碳排放强度可能达到了平均每千瓦时碳排放只有17克。能做到电力碳排强度近零主要是法国以核电为基础,加上水电,再加上天然气,这在世界上算是比较成功的,但不能说最后唯一的。以核电为基础的低碳发展道路成本最低。不仅是在法国国内,在它运行的欧洲其他国家的电力系统里也是发电成本最低、运行起来较简单的电力系统。

中国电力装机总量现在有14亿多千瓦,以后可能要进一步增加到20亿左右,不管怎么样,所以中国搞核电不是几千万千瓦的问题,我们要搞几亿,这是作为长期目标。

☞ 电力市场恶性竞争激烈

但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面临的难题不但是有技术性的、成本性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在整个能源规划之中,由于系统优化比较差,造成的大量的弃风弃水弃光,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对市场把握的不够,恶性竞争非常激烈。

如果我国没有对能源系统的优化,没有对我们今后的增长速度以及各个不同的能源增量的优化配比,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面临在恶性竞争的情况下发挥不了作用的问题。

☞ 今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速或将出现负增长

至少在“十三五”期间甚至更长时间,我国能源进入一个低速增长期,高速增长期像过去2002年-2008年能源平均增长8%,电力增长最多的时候是百分之十几,今后不会出现这种状态了。近两年的能源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从过去的8%甚至十几,全年降到3.8%,去年增速到了2.2%,从今年整个煤炭和其他能源增长的情况来看,我大胆地预测,今年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为什么能源消费量出现低速增长?实际上我国产业结构已到了非调整不可的阶段,而且这个调整期是个长时间的调整。中国的高耗能产业在“十三五”整体进入峰值期和下降期,因此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会处于非常低速的阶段。

我们分析,中国的工业能耗有可能因此整体在“十三五”期间进入一个峰值,甚至可以有下降,电力下降也可能出现类似的问题,就是年增的能源增长速度有可能低于2%,电力的增长可能不会高于3%,这和过去的预测就有很大的区别。

☞ 煤炭消费量或已达峰值

煤炭可能已经到了消费峰值。曾经我们设想是到48亿吨,现在看40亿吨保不住,今年上半年煤炭产业下降5.8%,上半年的铁路运煤量是下降11%,进口量也下降37%。1-9月份,大秦线运煤量同比下降10%,9月份的同比是下降17%,环比下降7.19%,而且大秦线这么大运量的同比下降在全国铁路运煤铁路的比例里还在提高,所以其他地方的运煤下降比大秦线的下降还要多,今年煤炭总量下降已经是不可逆转,而且随着各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一步的提高,高耗能产业的产量下降,煤炭整体的消费量下降可能已经达到峰值,至于是平态性峰值还是下降性的峰值,可以在“十三五”有待观察,但是下降性的峰值比平台性的峰值可能性更大。

☞“十三五”电力消费增速将明显低于预期

今年1-9月份发电量增加了0.1%,电力消费只增长0.8%。9月份的电力整个是负增长-0.2%,在这个情况下火电的发展总量下降2.2%。由于全国现在二产占电力消费仍然是72%左右,而且高耗能行业占的比例还很高,60%左右,比一产能源占的还高,所以二产的电力消费下降特别是高耗能的产能下降,电力消费不管是三产也罢,城市民用也罢再增加都抵不过二产的高耗能下降法。所以“十三五”期间电力的消费增长速度可能要明显低于原来预计年增5%的状态。

实际上,近两年来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大幅度下降,去年火电是4700小时,我对那个数有点怀疑,因为最后两个月突然涨上去了,按照以前来看4700小时都不一定达到,今年有人估计是4300小时。财务平衡点是每个项目上按5500小时来计算,已经是20%以上的能力富余。今天的1-9月火电利用率是3247小时,同比又下降265个小时,比去年的降幅还在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大量的弃水、弃风、弃光的现象。

☞“十三五”电力市场盲目竞争会进一步恶化

实际上电力建设今年反而加快了电力装机能力反弹性的扩张,这就成了一个剪刀差,需求在往下降,建设速度却还在提速。

特别是今年9个月火电就已增加了将近3955万千瓦,全年可能要超过5500万千瓦,而在建的火电还有接近8000万千瓦,在这种状态下对于“十三五”电力市场的盲目竞争会出现进一步恶化。而这将导致包括核电、水电、风电、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处于非常不利的状态。因为煤电建成以后将会开始恶性竞争,最后煤炭变便宜。现在弃风、弃光,尽管有一些疏运性的约束因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需求。所以如果中国想把清洁能源发展起来,如果不进行系统的规划特别是对需求进行调整,如果仍按照十四个能源建设大基地,西部煤电基地继续建设,一边煤电机组发不了,一边却还在争取再上大煤电,在这种状况下将造成经济浪费、投资浪费。当电力调度成为一种没法优化的调度,最后的情况就将变成“吃饭调度”,就谈不上给谁优先的问题了。这个问题不解决“十三五”整个的问题就会越积累越严重,这是现在最大的问题。

☞建议尽快调整能源战略发展目标

我建议尽快根据能源需求的重大变化和明显变化调整原来的能源战略的一些发展目标,特别是要根据新常态调整能源发展总量目标,而且这个总量目标要防止说“五年以后就怎么样”,我认为这个目标必须是动态的,有可能五年以后的经济再起飞呢?是不是会出现能源需求有所上升呢?

我国现在建设火电速度快的时候一年多就能建成,所以我们也不用着急把五年以后的事现在都办了,到时候真有需求的话,我们第一可以释放现有的富余能力,第二也有能力再建出来,所以根本就不用提前,我觉得没有必要搞这么大的提前量。

所以,我建议:

第一,尽快停建、缓建火电,特别是近三年,可以说一个不建都没有问题,大家日子过得更好。

第二,控制煤电基地建设,煤炭多了就要找出路。有一个概念是错的,“煤炭要加大转换力度”,但也不看是否需要发这么多电。不能说现在20亿吨煤发电,以后要搞30亿吨发电、35亿吨发电,市场已经无法容纳了,所以对煤电建设要尽快刹车,能够停建的就停建,能够缓建的就缓建,建出来就是浪费,我觉得这个是最大的问题。

第三,对现在十四大能源基地的规划要尽快调整。不调整的话,很多中西部省份就会出现山西这样的问题,建了一大堆煤基产业,最后整个经济拉闸,我觉得这不但是个能源问题,也成了中西部发展靠什么发展、什么维持、可不可维持的问题,这个问题也非常严重。

第四,在电力调度的问题上,要采取切实措施。可再生能源上网有些时候可以采取基本保底的方式,例如风电给1500小时、1800小时,采取优惠价,剩下的可以便宜些,因为便宜的过程是没有成本的,它也是可以竞争的。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调整经济性调度方式,在现有的发电能力如此大量过剩的情况下,从经济手段上确保可再生能源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包括核电。

第五,一定要重视发展分布式的可再生能源。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东部发电能力也大量过剩,再从距离如此远的西部拉来不好用的、又贵的能源,那这种方式干脆就不要了。尽管西部资源很好,但是从能源目前的分布情况来看,应该给东部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以更多的倾斜,从而更加优化整个能源系统和电力系统。

科技部部长万钢:

我国新能源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今后要将更多的将眼光放在能源结构调整上,体现清洁能源的优势,扩大清洁能源比例。要格外关注产业发展的拐点;能源政策制定实施应更加关注生产与消费的平衡性,更具针对性;要创新思路,各部门统筹规划,从科学角度上更加注重节能能源的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

目前我国清洁能源发展面临着开发力度不够、配置能力不足、减排压力巨大三大突出问题。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加快电网发展,构建基于特高压的全国能源互联网,大幅提高电网资源配置能力,促进西南水电加快开发,满足“三北”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需求。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钱智民:

国际核电市场需求看,共有72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其中在“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有41个,“一带一路”周边还有11个国家正在发展核电。到2020年全球将新建约130台核电机组,到2030年前这一数字将达到约300台(其中我国国内约占30%),“一带一路”国家和周边国家将占到新建机组数的约80%。如果我国能够在2030年前获得“一带一路”沿线20%的市场份额,即约30台海外市场机组。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范必:

核电“走出去”应着力解决以下问题:降低核电“走出去”融资成本,我国核电企业国内融资成本偏高。贷款来源渠道较单一。股权融资难度较大;加强出口信贷支持力度;允许核电企业境外公开发债;用活外汇储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供税收优惠。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

“十二五”生物质能源规划指标,不客气地讲,很多没有完成,现在看是完不成了。那么“十三五”怎么办?我们国家有丰富多样的生物原料,要有合理分配,分类使用,无尽其用,应针对不同途径和技术路线,分层次组织科技攻关。无论哪种生产方式和利用途径,都要解决经济可行性问题。此外,发展生物质能源,原料从何处来是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