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国上上下下都在大力推进实施工业4.0竞争战略,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挑战,以继续巩固“德国制造”全球竞争优势。工业4.0的战略愿景是通过互联网将信息通信技术(ICT)和智能设备的应用与传统制造业的创新发展相互渗透,深度融合,创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且是“全面融合发展”的智能工厂;进而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转变落后生产方式,推动高端装备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创造新的商业价值。与此同时,工业4.0还将强劲的推动全球化环境下工业制造领域的转型升级、工业市场需求的大幅提升和工业价值体系的全面重构,并进一步推动形成世界范围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当前,“中国制造”不仅要下功夫学习德国工业4.0的智能制造理念和技术,创建智造车间/智能工厂;更要并行全面、深入、扎实地学习“德国制造”持续不断的创新驱动精神、灵活的商业模式、精专的制造理念、先进的研发体系、严格的工业标准、高效的运营管理、过硬的技工团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等等。相信没有这些精神、模式、制度、管理和团队方面的软实力,仅有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和工业机器人这些先进理念、技术和硬装备,德国也是不可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的。笔者认为,正是得益于这些要素的“全面融合发展”,才能使“德国制造”长盛不衰,并始终处于世界工业领域领先地位。应该说,这是“德国制造”的精髓。
这也如同一座繁忙的机场,仅有世界先进的识别、导航、通信和控制系统,还有造型别致、舒适明亮的航站楼;而没有灵活的营销模式、准确的航班计划、严格的安全措施、一流的服务水准、共享的数据系统和便捷的交通设施等一系列综合配套体系;相信这样的机场也无法高效运转,更谈不上有什么整体竞争力了。
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都处于工业2.0水平,欲使中国制造由大变强,我们应从“德国制造”中获取更多、更完整、更有意义的启示。换句话说,“中国制造”在对标“德国制造”过程中,应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德国制造”精髓之“全面融合发展”理念,并将其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快速、高效的推动中国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作者: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管理工程分会常务理事 金达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