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技术支持
前沿技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支持 » 前沿技术
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服务模式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
发布日期:2019-10-23  浏览次数:852
       摘要:绿色制造服务是推动工业绿色制造的重要支撑,创新绿色制造服务模式对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国内外绿色制造服务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我国绿色制造服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政府引导,建立绿色制造服务整体解决服务模式,实现绿色制造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加快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绿色制造服务;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公共服务平台;节能环保。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推行绿色制造已经是国际社会的大势所趋、潮流所向,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内在要求[1]。绿色制造服务是以服务的形式提升企业生产制造全过程中绿色发展水平的活动,是推动工业绿色制造的重要支撑。推行绿色制造离不开与国内制造业环境相匹配的技术服务业发展,然而,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制造服务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加强绿色制造服务体系研究,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对于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制造服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绿色制造理念的逐步深入,绿色制造服务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发挥了向制造业输送知识、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作用,降低了制造业绿色化改造的成本,对工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特别是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的节能环保服务业。
        在产业发展规模方面,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环境服务业作为环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比例已达到40%-50%,在国际贸易份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被公认为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2]。在我国,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14年底,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达到5125家,从业人员56.2万人,总产值2650.4亿元;根据2014年发布的《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状况公报》,全国环境保护服务从业单位8820家,从业人员51.8万人,营业收入1706.8亿元。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节能服务业和环保服务业均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在服务模式方面,绿色制造服务逐步向市场化、多样化、专业化发展,从最初仅为客户提供工程设计、施工服务或环保设施运营服务的单一业务模式,逐步向PPP(公私合营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环境服务、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EPC(设计-采购-施工模式)、EPC+C(总承包+托管运营)等创新服务模式演变。此外,服务内容不断完善,能源审计、环境监测、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能源/环境管理体系咨询认证、绿色(节能、环保、节水、低碳)产品认证、节能环保工程设计咨询等多样化服务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二、制约我国绿色制造服务发展的因素
        绿色制造服务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业绿色发展的水平。虽然近年来我国绿色制造服务业有较快发展,但面临服务技术水平偏低、资源过于分散、业内企业良莠不齐等问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
(一)基础数据能力建设薄弱,信息化服务创新有待加强
在基础数据能力建设方面,缺乏能够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资源消耗、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以及产品质量等要素的工业基础数据积累,尚未建立系统的数据收集整合渠道,行业公共数据资源缺失,多数服务机构不具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数据挖掘分析的能力。在信息化服务创新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资源匹配、成本节约、技术服务、效益提升等方面的能力依然较弱,影响了服务效率,制约了服务机构竞争能力的提升。
(二)服务资源整合难度大,整体解决能力较弱
绿色制造服务产业涉及的主体众多、产业链条长,包括咨询诊断、评估认证、方案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维护、绩效评价、金融服务等多个主体,服务资源整合难度较大。现有国内绿色制造服务机构虽然在一些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但由于缺乏能促进绿色制造服务企业间相互对接、协作的机制,在资源整合、信息获取、技术集成等方面能力有限,绿色制造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特别是,对于一些跨区域、跨领域、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高的问题,很难有服务机构能够提供专业化的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三)服务技术多样,甄别评价体系缺失
绿色制造服务的类型比较庞杂,技术多样,不同领域之间关联性、通用性不强,难以标准化,多数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产品技术和服务进行定制设计,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对项目最终的服务效果有很大影响。然而,国内缺失绿色制造技术的评价体系,对绿色制造技术的甄别、鉴定、评价机制不完善,新技术的先进性无法得到判断,对绿色制造技术改进的实施效果容易引起争执,导致技术市场鱼龙混杂,生产企业对技术缺乏信心,影响了绿色制造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工作。
(四)信息交流渠道不畅,对接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各相关主体在绿色制造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缺少信息对接机制,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绿色制造中介服务机构基本功能仍不完善,能力不够全面。行业内缺乏统一的技术市场网络和科技成果信息网络,有投资意向的机构找不到投资方向,好的科研成果持有人找不到资金进行中试孵化或产品转化,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新技术市场化应用缓慢,技术推广的中间成本居高不下。
(五)服务机构素质参差不齐,市场规范有待加强
绿色制造服务机构规模普遍偏小,布局结构分散,技术装备、资金实力、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龙头骨干企业带动辐射作用偏弱,同行间无序竞争问题突出,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规范。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一些服务机构以牺牲服务质量来获得价格上的优势,重拉关系而不重技术,重拿项目而不重后续服务,弄虚作假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行业整体信誉,导致市场对绿色制造服务失去信心。
三、促进绿色制造服务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国现阶段绿色制造服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的特征,需要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在绿色制造基础数据建设、资源整合、整体解决、市场规范等绿色制造服务体系方面开展创新。为避免服务分散化、碎片化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Total Solution for Green Manufacturing, TSGM)公共服务平台(见图1),促进有实力的绿色制造相关机构形成合作关系,有效地提供绿色制造新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方面的服务,为绿色制造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公共服务环境。



图1 绿色制造整体解决公共服务平台的组成及其功能

        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公共服务平台由外部资源、平台基本架构、服务流程三大部分组成,实现数据服务、技术中介、服务评价、信息交流以及产融对接等服务功能。
        外部资源整合方面,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集成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绿色制造服务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在技术、人才、信息、仪器设备等资源优势,通过加强合作,实现资本共享和优势互补,将绿色制造技术服务各要素进行贯通优化,打通绿色制造技术快速推广的通道,使其成为政府、企业和绿色制造技术创新机构沟通、交流的桥梁。
         平台基本架构方面,为满足智力资源、检测资源、基础数据、先进技术装备、服务评价以及创新交流等绿色制造服务需求,搭建相应的模块。例如,利用专家库整合多行业多领域的专家资源,为企业提供线上或线下的诊断服务;利用计量检测监测模块,提供能效分析,环境监测的数据收集服务;建设跨区域、跨领域的绿色制造基础数据库,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平台、积累数据资源,提升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发挥技术装备库,为企业提供所需的技术设备资源信息;开发服务评价工具,便于对绿色制造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技术实力、诚信体系开展评价工作;建立创客论坛,激发多主体参与积极性,发挥平台创业创新功能。
        服务流程完善方面,打造包括诊断、分析、方案、实施以及效果评估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体系。通过由专家团队结合专业计量、检测、监测实验室资源对企业进行诊断和产品/工艺等测试分析,收集企业环境、资源、能源等基础信息,通过数据挖掘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制约企业绿色发展的原因,结合专家意见和平台的外部资源,为企业提出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为企业引入智力、技术和资金资源。同时,做好项目实施的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价,为企业实施绿色改进保驾护航。
         以解决我国制造服务行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做好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抓手,通过政府引导,构建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绿色制造相关主体之间的协作有利于提升绿色制造服务机构的整体能力,增强专业化、定制化服务能力,提高制造创新与竞争能力;有利于先进绿色制造技术交易市场的快速成长,为社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有利于解决行业内共性的绿色制造瓶颈问题,对推动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