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发布日期:2019-11-28 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作者:化工设计通讯 浏览次数:1414
摘要:煤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废水,对自然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实现煤化工企业废水的“零排放”,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引进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才能更好地实现煤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废水处理技术;应用
1 煤化工废水的主要来源与特点
1.1 煤化工废水的主要来源
煤炭是利用煤化工中的主要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后变成液体、固体、气体燃料和化学品,最后通过特殊的工艺制作出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化工产品。甲醇制烯烃是以煤或天然气合成的甲醇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的化工技术,它的主要原料有石脑油、轻柴油。在甲醇制烯烃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质有酚、酯、酮、焦油、COD 等,这些物质势必会增加煤化工废水的污染程度,因此必须采用适宜的废水处理技术对污染物质进行过滤、吸附等方式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否则就会对周边的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1.2 煤化工废水的主要特点
煤化工废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化工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比较复杂,生产环节比较多,且在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污染物质最后都会通过废水排放出来,并且废水中含着各种不同成分的污染物质,处理起来难度比较大,对废水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化工企业也在不断地引进新材料和技术,新材料也会带来新的污染物质,给废水处理带来了更高的难度,因此需要不断引进和研发新的废水处理技术来满足煤化工企业发展的需求。
(3)煤化工废水所含的污染物质浓度比较高,主要是因为煤化工生产工艺复杂,环节比较多,且每个环节都会带来不同成分的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在作业过程中有的会产生化学反应,出现一些颜色较深的液体或者固体,也给废水处理带来了难度。
(4)煤化工废水的降解比普通废水的难度大。因为煤化工废水中含有像联苯、喹啉等难降解的物质,给废水处理带来了难度。
2 现代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2.1 预处理技术
预处理包括对酚类物质回收环节和悬浮物质以及油类物质的去除。
2.1.1 酚类物质的预处理
对煤化工废水中所含的酚类物质进行预处理,主要是采用溶剂萃取法,因为萃取剂中含有二异丙基醚、甲基异丁基酮等成分,把含酚的废水放入到萃取装置的顶部位置,两者在装置内会产生接触,然后通过循环油泵将其流到底部,使得溶剂油中也含有酚。由于萃取装置中含有一定的碱,就会使溶剂油中的酚与碱相互反应后形成酚盐,再将酚盐进行循环使用。
2.1.2 悬浮物质以及油类物质的预处理
利用气浮法、混凝法、隔油法以及沉淀法来去除煤化工废水之中的悬浮物质以及油类物质。需要注意的是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的过程中,如果在气浮装置前安装一个过滤器,会使气浮法取得更好的效果。
2.2 吸附法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吸附法作为一种废水处理技术,在对含油量大的废水处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通过增加吸附剂的表面积,来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并将这些物质吸附在废水的表面,使得油水分离。由于废水中含有不同的物质,所以要选择合适的吸附剂来进行吸附。虽然活性炭被作为吸附剂广泛应用到含油废水处理过程中,但是成本比较高,实践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不断研发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吸附材料,来提升含油废水处理技术。
2.3 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以活性污泥为主要原料来处理废水的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废水中灌入空气,活性污泥在经过一定时间后,会繁殖好氧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形成以菌胶团为主絮凝物,产生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它可以去除污水中含有溶解性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还可以利用活性污泥来吸附废水中所含的悬浮固体以及其他一些物质,同时也能去除废水中部分磷和氮素。在活性污泥工作过程中,通过微生物来降解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形成新的微生物,来确保活性污泥的量与微生物达到平衡状态。
2.4 深度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在经过一系列对煤化工废水处理后,仍然还会存在一些难溶解的有害物质,基于此种情况,就需要应用到深度废物处理技术,来分解废水中难溶解的有害物质,通过对废水混凝、沉淀、过滤、化学氧化等方式来进行深度处理,来降解废水之中的有机物。
2.5 浓盐水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浓盐水废水处理技术包括膜浓缩技术和热蒸发技术两种。
膜浓缩技术是利用有效成分与废水中分子量的不同产生定向分离,最终达到浓缩的目的。它可以提升废水中盐质量的浓度。这种方法由于其投资低、技术性强,得到广泛的应用。热蒸发技术是把含盐量在4% 以上的废水进行蒸发浓缩,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3]。
3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煤化工企业的发展,使得能源损耗越来越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应用相关的废水处理技术尤为重要。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煤化工企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引进新的废水处理技术,紧跟时代的步伐,最终实现技术、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废水处理技术;应用
1 煤化工废水的主要来源与特点
1.1 煤化工废水的主要来源
煤炭是利用煤化工中的主要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后变成液体、固体、气体燃料和化学品,最后通过特殊的工艺制作出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化工产品。甲醇制烯烃是以煤或天然气合成的甲醇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的化工技术,它的主要原料有石脑油、轻柴油。在甲醇制烯烃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质有酚、酯、酮、焦油、COD 等,这些物质势必会增加煤化工废水的污染程度,因此必须采用适宜的废水处理技术对污染物质进行过滤、吸附等方式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否则就会对周边的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1.2 煤化工废水的主要特点
煤化工废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化工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比较复杂,生产环节比较多,且在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污染物质最后都会通过废水排放出来,并且废水中含着各种不同成分的污染物质,处理起来难度比较大,对废水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化工企业也在不断地引进新材料和技术,新材料也会带来新的污染物质,给废水处理带来了更高的难度,因此需要不断引进和研发新的废水处理技术来满足煤化工企业发展的需求。
(3)煤化工废水所含的污染物质浓度比较高,主要是因为煤化工生产工艺复杂,环节比较多,且每个环节都会带来不同成分的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在作业过程中有的会产生化学反应,出现一些颜色较深的液体或者固体,也给废水处理带来了难度。
(4)煤化工废水的降解比普通废水的难度大。因为煤化工废水中含有像联苯、喹啉等难降解的物质,给废水处理带来了难度。
2 现代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2.1 预处理技术
预处理包括对酚类物质回收环节和悬浮物质以及油类物质的去除。
2.1.1 酚类物质的预处理
对煤化工废水中所含的酚类物质进行预处理,主要是采用溶剂萃取法,因为萃取剂中含有二异丙基醚、甲基异丁基酮等成分,把含酚的废水放入到萃取装置的顶部位置,两者在装置内会产生接触,然后通过循环油泵将其流到底部,使得溶剂油中也含有酚。由于萃取装置中含有一定的碱,就会使溶剂油中的酚与碱相互反应后形成酚盐,再将酚盐进行循环使用。
2.1.2 悬浮物质以及油类物质的预处理
利用气浮法、混凝法、隔油法以及沉淀法来去除煤化工废水之中的悬浮物质以及油类物质。需要注意的是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的过程中,如果在气浮装置前安装一个过滤器,会使气浮法取得更好的效果。
2.2 吸附法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吸附法作为一种废水处理技术,在对含油量大的废水处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通过增加吸附剂的表面积,来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并将这些物质吸附在废水的表面,使得油水分离。由于废水中含有不同的物质,所以要选择合适的吸附剂来进行吸附。虽然活性炭被作为吸附剂广泛应用到含油废水处理过程中,但是成本比较高,实践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不断研发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吸附材料,来提升含油废水处理技术。
2.3 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以活性污泥为主要原料来处理废水的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废水中灌入空气,活性污泥在经过一定时间后,会繁殖好氧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形成以菌胶团为主絮凝物,产生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它可以去除污水中含有溶解性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还可以利用活性污泥来吸附废水中所含的悬浮固体以及其他一些物质,同时也能去除废水中部分磷和氮素。在活性污泥工作过程中,通过微生物来降解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形成新的微生物,来确保活性污泥的量与微生物达到平衡状态。
2.4 深度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在经过一系列对煤化工废水处理后,仍然还会存在一些难溶解的有害物质,基于此种情况,就需要应用到深度废物处理技术,来分解废水中难溶解的有害物质,通过对废水混凝、沉淀、过滤、化学氧化等方式来进行深度处理,来降解废水之中的有机物。
2.5 浓盐水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浓盐水废水处理技术包括膜浓缩技术和热蒸发技术两种。
膜浓缩技术是利用有效成分与废水中分子量的不同产生定向分离,最终达到浓缩的目的。它可以提升废水中盐质量的浓度。这种方法由于其投资低、技术性强,得到广泛的应用。热蒸发技术是把含盐量在4% 以上的废水进行蒸发浓缩,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3]。
3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煤化工企业的发展,使得能源损耗越来越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应用相关的废水处理技术尤为重要。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煤化工企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引进新的废水处理技术,紧跟时代的步伐,最终实现技术、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