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碧玉: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
发布日期:2015-08-17 来源:经济网 浏览次数:606
在全球智慧城市领域中,我国并不是很弱。299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巨大的市场和巨大的技术需求,让我国在智慧城市领域处于先进地位。但是,纵观国际,欧 洲、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标准化委员会,三大标准化组织包括OECD以及很多国际智慧城市相关标准会议,都有大企业参与的影子,最近GE、IBM等也在 美国推动这方面的研究,而我国则多是以大学标准化研究院为主,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在国际上的发声仍然比较弱。
JTC 1在2013年全会上批准成立智慧城市研究组,2014年群体会议上决定重建智慧城市研究组,秘书处设在中国。该研究组的主要职责是判断智慧城市模型的价 值和范围,从ICT角度来制定智能城市参考模型、领域知识模型、数据和服务模式;选择与使用性能等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的指标;研究并记录智慧城市技术、市场 和社会的ICT标准化需求;监控AWI19944(数据和他们的跨设备与云服务流)的发展,进一步确定智慧城市的具体相关要求,共享社会的ICT标准化要 求和技巧。目前该研究组共有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15个国家的79位成员,下一步还将马上成立新的工作组,中国在该组织中有绝对的话语权,英国、 法国、韩国等国也比较积极。
2012年2月,ISO应各方需求建立了ISO/TC268(城市可持续发展技术委员会)和ISO/TC 268/SC1(城市智能基础设施量化评估分技术委员会)。前者共有17个成员国、9个观察员国,主要负责城市和社区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包括 基本要求、指南、支持技术和工具等,帮助不同类型的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日前,该委员会已在英国成立了第三个工作组——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数据共享模型工作 组,并将在8月于中国公开出版第一个技术报告。后者主要负责城市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工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提供全球统一标准。
在总结城市基础设施现有标准指标研究工作的基础上,SC1形成了ISO TR37150技术报告和ISO TS37151技术规范。TR27150报告已于2013年年底正式在全球出版发布,这也是第一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标准文件。ISO TS37151技术规范也于2015年6月出版,此项工作将全面展开智慧城市的相关国际标准建设。
另一个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共有3个系统评估组,其中智慧城市系统评估组的主要职责是总结和评价智慧城市(内外IEC和ISO )领域的相关标准,制定出IEC新的标准化工作计划。作为发起国之一,中国积极主导推动IEC/SEG1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并承担了该组织联合召集人、5 个工作组和1个任务组组长等重要工作,为智能家居、智慧教育、智慧城市评价体系框架分工。2015年7月,在IEC德国法兰克福CAG会议上,中国代表团 与其他国家达成一致,将我国提出的基于电子电工领域智慧城市相关管理、评价、应用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纳入未来IEC智慧城市电子电工系统委员会的职责范围, 为后续推动我国智慧城市管理、评价等国家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中,中国也有非常大的话语权。2013年2月,国际电联第5研究组——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组在日内瓦 召开会议,同意成立“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焦点组”,为ICT行业向智慧可持续发展制定路线图,为相关技术和标准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凝聚力。
纵观几大标准化组织,在机构设立和标准制定上都各具特色。就整套评价体系而言,IEC相对较为保守,其多是从电子科技、传感器等方面去研究评价;而 ITU—T就开放很多,什么都去研究,基本上没有约束力。但是无论如何,这些大的标准化体系还是应该继续研究下去,因为智慧城市体系非常复杂。
除了大的标准化组织之外,5月28日,国家标准委、工信部、科技部和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德国标准化协会、德国电工电子及信息技术委员会、德国机械设 备制造业联合会共同牵头,成立了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国际标准化工作组。6月16日,第十四届东北亚标准合作会议通过了由中国专家提出的智慧城市基 础设施数据共享案例分析和建议,中日韩三国将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共享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未来,我们仍将按照国内外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要求,统一思想,增加我国标准化成果数量,加强行业标准制定力度,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积极巩固中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主导力和影响力。对此,我有两点建议。
第一,努力培养一批懂英语、懂业务、懂标准的人才。日本的一些企业持续研究标准二三十年,而这期间只委派一位专业人士负责,我们能否也从一些专业的公司、协会、国家企事业单位的年轻博士中遴选培养这样的人才?
第二,对外企适度开放城市数据。法国和德国专家一致认为,一个国家要搞智慧城市,就要把数据公开,让国内外企业共同参与。在这方面,国家智慧城市标准总体组做了积极尝试,让微软等外企做观察员,参与标准化建设。
JTC 1在2013年全会上批准成立智慧城市研究组,2014年群体会议上决定重建智慧城市研究组,秘书处设在中国。该研究组的主要职责是判断智慧城市模型的价 值和范围,从ICT角度来制定智能城市参考模型、领域知识模型、数据和服务模式;选择与使用性能等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的指标;研究并记录智慧城市技术、市场 和社会的ICT标准化需求;监控AWI19944(数据和他们的跨设备与云服务流)的发展,进一步确定智慧城市的具体相关要求,共享社会的ICT标准化要 求和技巧。目前该研究组共有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15个国家的79位成员,下一步还将马上成立新的工作组,中国在该组织中有绝对的话语权,英国、 法国、韩国等国也比较积极。
2012年2月,ISO应各方需求建立了ISO/TC268(城市可持续发展技术委员会)和ISO/TC 268/SC1(城市智能基础设施量化评估分技术委员会)。前者共有17个成员国、9个观察员国,主要负责城市和社区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包括 基本要求、指南、支持技术和工具等,帮助不同类型的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日前,该委员会已在英国成立了第三个工作组——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数据共享模型工作 组,并将在8月于中国公开出版第一个技术报告。后者主要负责城市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工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提供全球统一标准。
在总结城市基础设施现有标准指标研究工作的基础上,SC1形成了ISO TR37150技术报告和ISO TS37151技术规范。TR27150报告已于2013年年底正式在全球出版发布,这也是第一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标准文件。ISO TS37151技术规范也于2015年6月出版,此项工作将全面展开智慧城市的相关国际标准建设。
另一个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共有3个系统评估组,其中智慧城市系统评估组的主要职责是总结和评价智慧城市(内外IEC和ISO )领域的相关标准,制定出IEC新的标准化工作计划。作为发起国之一,中国积极主导推动IEC/SEG1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并承担了该组织联合召集人、5 个工作组和1个任务组组长等重要工作,为智能家居、智慧教育、智慧城市评价体系框架分工。2015年7月,在IEC德国法兰克福CAG会议上,中国代表团 与其他国家达成一致,将我国提出的基于电子电工领域智慧城市相关管理、评价、应用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纳入未来IEC智慧城市电子电工系统委员会的职责范围, 为后续推动我国智慧城市管理、评价等国家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中,中国也有非常大的话语权。2013年2月,国际电联第5研究组——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组在日内瓦 召开会议,同意成立“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焦点组”,为ICT行业向智慧可持续发展制定路线图,为相关技术和标准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凝聚力。
纵观几大标准化组织,在机构设立和标准制定上都各具特色。就整套评价体系而言,IEC相对较为保守,其多是从电子科技、传感器等方面去研究评价;而 ITU—T就开放很多,什么都去研究,基本上没有约束力。但是无论如何,这些大的标准化体系还是应该继续研究下去,因为智慧城市体系非常复杂。
除了大的标准化组织之外,5月28日,国家标准委、工信部、科技部和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德国标准化协会、德国电工电子及信息技术委员会、德国机械设 备制造业联合会共同牵头,成立了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国际标准化工作组。6月16日,第十四届东北亚标准合作会议通过了由中国专家提出的智慧城市基 础设施数据共享案例分析和建议,中日韩三国将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共享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未来,我们仍将按照国内外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要求,统一思想,增加我国标准化成果数量,加强行业标准制定力度,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积极巩固中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主导力和影响力。对此,我有两点建议。
第一,努力培养一批懂英语、懂业务、懂标准的人才。日本的一些企业持续研究标准二三十年,而这期间只委派一位专业人士负责,我们能否也从一些专业的公司、协会、国家企事业单位的年轻博士中遴选培养这样的人才?
第二,对外企适度开放城市数据。法国和德国专家一致认为,一个国家要搞智慧城市,就要把数据公开,让国内外企业共同参与。在这方面,国家智慧城市标准总体组做了积极尝试,让微软等外企做观察员,参与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