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
电力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电力
中国核电走出去恰逢其时 核电发展需要民企支持
发布日期:2018-02-02  来源:中国核网  作者:中国核网  浏览次数:260
        近日GNIS.核能投资论坛上,与会者认为,中国核电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未来20年发电量占比或翻两番,而民企将在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中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当前,全球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相对于常规发电,核电在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为核能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近日由海核能源主办的首届GNIS-核能投资论坛上,业内人士认为,核能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未来中国将成为核电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有望在核电领域大展拳脚,而民企将在推动中国核电走出去中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中国核电走出去

        为什么说现在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最佳时机呢?魏建国通过自己多年的外交经验认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需要清洁能源,但是缺乏资金和技术,尤其是非洲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非常高。他说,我们的技术现在已经超过了日本、法国,我们现在要考虑如何再进一步加大走出去的力度。

        他认为,在目前“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中,其中65个国家有93个港口,需要我们投资非常多的的项目,而我们现在才130个项目。

        当然最近几年,由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国际上关于核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挫折,而我国核电的走出去才是起步阶段,也会经历一个积累的过程。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核能工程系博士杨汉新就举了“华龙一号”出海的路子,刚开始都比较艰难,外界有一个接受的过程。现在大家都在进行英国通用设计审查,如果通过的话,对于该项目的走出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英国通用设计审查是世界通行证。目前德国尽管弃核了,但是英国却非常支持,英国是西方国家很明确支持建核电站的,因为此前的设备都已经老化了。

        邱臻在演讲中表示,全球的能源比例结构中,只有火电,天然气,核电三者为稳定的基础电力,这是暂时无法规避必须面对的现实。随着汽油汽车逐步被新能源汽车替代,市场将出现更迫切的电力需求,这为中国核电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建设、计划建设、拟议建设的核电机组分别为59台、160台、378台。目前有17个无核电国家正在建设、计划建设和拟议建设核电机组。未来,全球使用核电的国家将会增加至32个甚至更多。

        随着国内企业和政策对核电材料、设备等国产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自主化核电工业体系,成为国际上拥有最大核电机组产能的国家。以“华龙一号”为主打的自主研发核电技术已成为中国积极向海外推广的中国名片,未来核电走出去的市场空间广阔。据中核集团预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核电合作,将直接撬动3万亿产值规模的市场。

民营金融服务提上日程

        “大量电力需求的背后是资本密集的基础电力的金融需求,”魏建国在演讲中表示,在一带一路上,关于核电建设的资金就需要7千亿美金,所以中国核电走出去,最关键的是金融支持。

        魏建国说,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给核电企业的贷款利率只有1.7%,而我国进出口银行给走出去企业的贷款利率最低也要到2.2%左右,这进一步说明,在核电走出去的金融支持中,政府的参与或支持尤为重要。

        然而,中国核电走出去还存在一个很大的软肋:由于中国的核电企业大多数是超大型国企,更由于有关核能的金融服务一般都是金额巨大,期限较长的项目,一般都是大型国有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支持,而这在国际上非常容易引起误解,也是最近几年诸多失败案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

        国合洲际能源咨询院院长王进认为,海核能源的民企身份,在进行海外投资并购大型能源项目时,不会因带有过于强烈的国家意识形态色彩,消除各方因国家政治体制差异而无法言表的担心,从而提高投资并购成功率。

        海核能源公司高级副总裁石艳宇表示,核能项目盈利能力强,回报周期长效稳定,但投资巨大、科研成本高,随着全球能源产融结合需求的日益增强,仅靠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预算,完全无法覆盖全部核能新项目的融资和旧设备升级的需要。所以,为核能项目提供融资工具,填补自由市场的空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徐玉明说:“在海外核电投资中,中国还很少有民企参与,但在世界很多国家,核能领域都活跃着民企的身影,民企无疑对提高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效率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