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去煤化”的浪潮中,未来煤炭卖给谁?为何在中美贸易大战的硝烟下,煤炭行业言称“影响不大”?中国的“蓝天保卫战”对全球煤炭流转影响几何?上述问题的解答,都要放在全球煤炭贸易的大趋势中加以看待。近期,IEA发布了《2017年全球煤炭贸易报告》(以下简称《煤炭2017》),为了了解全球煤炭贸易的总量和价格趋势以及中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产业投资的未来方向,本刊专访了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与安全部门总监贞森惠祐先生。
停滞的十年
《能源评论》:IEA发布的《煤炭2017》执行摘要中,提出煤炭产业正面临“停滞的十年”,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贞森惠祐:从2014年到2016年,煤炭需求下降了4.2%,几乎与1990~1992年的降幅持平,这是IEA自从编制煤炭统计数据40多年以来,两年内的最大下降幅度。2016年,虽然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煤炭消费有所增加,但无法抵消美国、中国和英国的大幅下降。在美国,煤炭在电力部门的主导地位因为天然气价格的下降而遭到削弱;在中国,煤炭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和民用领域消费量的减少,这是中国努力改善空气质量的结果;而在英国,最近推出的炭排放交易价格下限,已经敲响了发电用煤的丧钟。
随着其他燃料的迅速发展,到2022年,煤炭需求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印度、东南亚和其他几个亚洲国家;欧洲、加拿大、美国和中国的煤炭需求将继续下降。由于这些截然不同的趋势,2022年全球煤炭需求预计为55.3亿吨标准煤,仅仅略高于当前水平,煤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从2016年的27%降至26%,其占电力结构的份额将降至36%以下,为IEA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意味着煤炭消费将停滞十年左右。
《能源评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煤炭市场的供需情况如何?是供大于求、供小于求还是供需基本平衡?
贞森惠祐:从当前来看,整个市场是供不应求的,因此价格也相对较高。但从供给方来看,印度尼西亚的供给商对价格高度敏感,而美国则处于相对摇摆状态。但是,在高价格的驱动下,这两者会迅速填补供需的缺口。但如果从中长期看,各进口国的不确定性普遍较大。中国进口的不确定性仍将存在,即使是日本、韩国也难以预测。在欧洲,由于煤炭不再是基础性能源,因此进口需求也更加具有不确定性。
而从供给侧看,动力煤的出口仍将被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所主导。到2022年,尽管份额会下降,但印度尼西亚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其次是澳大利亚。
总体而言,由于进口的不确定性,未来煤炭的供给结构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总量会有所下降。
《能源评论》:在煤炭进口大国如中国、印度、日本等,各有哪些因素影响未来的煤炭进口趋势?
贞森惠祐:过去几年,中国与印度的煤炭进口与其国内生产之间的脆弱平衡,使得煤炭进口处于较大的波动之中。我们预测中国的煤炭进口量会下降,但这高度依赖于中国国内供给侧的变化趋势;在印度,我们预测将会有超过一亿吨的居民和工业用能将被天然气所取代,同时随着重工业的增长趋于饱和,在2022年之前,印度的煤炭需求将会一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东北亚地区相对稳定的进口需求,则为煤炭出口国带来了些许安慰。首先,日本电力需求萎缩、可再生能源发展,同时核电的重启正在加速,这些因素都给煤炭需求带来了较大的下行风险,这与上游方面正准备大量投产的煤电装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总体来看,在日本,除非重启核电的进程被延缓,否则煤炭的进口量也会下降。在韩国,尽管政府正在努力降低煤炭在电力结构中的份额,但仍有超过5吉瓦的新增煤电并网运行,另外还有4吉瓦的在建装机。
《能源评论》:欧洲的情况又如何?作为全球“去煤化”走在最前列的地区,欧洲未来将面临怎样的趋势?
贞森惠祐:可以说,全球煤炭需求减量的主要潜力在欧洲,欧洲煤炭需求的下降速度将不断加快。整个欧洲煤炭需求的变化将主要取决于两个国家:德国和波兰。在波兰,一直到2022年,煤炭需求都将保持较为稳定的态势;在德国,煤炭的需求量将高度取决于天然气的价格,因此,尽管核能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煤炭的需求仍在下降。除波兰和德国外,在欧洲大部分国家的能源消费中,煤炭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从欧洲的煤炭供给看,我们预测,到2022年,在波兰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硬煤的生产都将趋近为零。虽然欧洲褐煤的生产仍具有一定的意义,但随着能源变革进程的加速,褐煤的生产也将处于下降的趋势当中。
《能源评论》:煤炭出口大国,如澳大利亚、俄罗斯等,未来又面临怎样的趋势?
贞森惠祐:澳大利亚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国,主要的出口对象是日本和中国,其出口量在2015年曾出现小幅度的下滑,主要因素在于较低的市场价格、部门煤矿的暂时关闭以及较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但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其煤炭出口量又重新恢复了上升趋势。
俄罗斯是世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国,其主要的出口对象是欧洲的OECD国家,但随着欧洲国家煤炭消费量的下滑,俄罗斯对这些国家的煤炭出口也在逐步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北亚国家对俄罗斯的煤炭进口需求正在增加,尤其是韩国,2016年在俄罗斯的煤炭进口量增长了29%。随着卢布对美元的贬值,俄罗斯的出口煤炭将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中国的角色
《能源评论》:当前,国际煤炭价格高位运行,除了供需方面的原因,中国煤炭行业的“去产能”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贞森惠祐:中国的确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偏紧缩的市场以及一些供应事件,推高了2017年的煤炭价格。2017年一季度,电煤价格从2016年年底的高点降至70美元/吨,此后,中国电力需求的激增,带来了煤炭需求的增加以及一些主要煤炭出口国的供应问题,共同推动电煤价格攀升至2017年9月的95美元/吨。现货焦煤价格的波动更加剧烈,飓风“黛比”袭击昆士兰之后,2017年4月,现货焦煤价格几乎翻了一番,达到290美元/吨。在6月份跌破140美元/吨之后,焦煤价格9月份上涨至200美元/吨以上,主要是源于中国的强劲需求。
在未来,价格波动将继续存在。鉴于中国在全球煤炭贸易中的巨大规模和主导地位,无论是政策还是经济环境的变化,都会加剧全球煤炭市场的波动。煤炭价格将继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因此,中国煤炭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际煤炭价格演变的关键。
《能源评论》:IEA预计未来5年,煤炭价格将维持在高位。将有哪些因素助推煤价的上涨?
贞森惠祐:至少有三个因素会支撑煤炭价格的回升。第一是现有煤炭产量的下降;第二个因素是,煤炭开采和其他行业不同,当厂商亏损的时候,他们会陆续关闭不盈利的煤矿,供应的缩减将导致价格的上涨;第三个因素则来自中国政府,因为煤矿破产影响巨大,所以中国政府将会进一步主张煤炭价格的上涨,以稳定整个产业。
《能源评论》:作为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年来煤炭开采的成本发生了哪些变化?
贞森惠祐: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煤炭开采相对而言不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因此,当分析煤炭供应成本结构的时候,应该主要集中在运营成本上。煤炭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人力和物力投入,以及其他额外的成本如税费等,依据地理环境和开采方式的不同,这部分成本所占的比例将会有很大的不同。在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南非等劳动力成本较为低廉的地区,物力投入所占比重较大,主要包括柴油机燃料、钢铁制品、以及追随最新技术趋势的动力机器,等等。
2015年,由于钢铁市场供大于求,并且燃料价格大幅下降,这些因素导致哥伦比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开采成本大幅度下降。澳大利亚由于其煤矿多为浅井煤矿,因此开采成本也发生了下降。人力因素虽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由于大部分出口国货币相对美元发生了贬值,所以以美元计价的劳动力成本看起来都在下降。
可以说,煤炭开采的生产成本已经在2015年降到了极限,随着煤炭价格的回升,削减生产成本已经变得不那么紧要。
存在的意义
《能源评论》:尽管煤价上涨以及成本下降,但《煤炭2017》提及,全球对采煤的投资已经接近于枯竭。这种趋势在短期内能否扭转?这是否预示着全球煤炭行业已经进入了衰退期?
贞森惠祐:在低价运行多年后,并且伴随着上述不确定性,企业正在变得越来越谨慎。但毫无疑问的是,经过18个月的高价运行,整个煤炭行业似乎比两年前有了很大的好转。
中国政府所提出的中期价格调控目标(每吨535人民币,80.25美元)对全球的煤炭生产商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简单说来,如果一个项目的总体成本可以低于这个价格,对投资者来说就是具有竞争力的。竞争力对中国的煤炭行业来说至关重要,虽然政策介入甚至财政支持在短期内能起到一定的效应,但是从长期来看,依然需要生产者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虽然从长期来看,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一定会下降,但由于其仍然占据了中国60%的一次能源需求,因此从产业的角度看仍具有重大的意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煤炭行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平衡器。
《能源评论》:我们知道,清洁能源的迅速扩张与低碳技术的进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在煤炭领域,是否有足以影响供需格局的新技术出现?
贞森惠祐:这里可以提及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即碳捕存、利用与封存技术,这个技术在世界范围已经得到四处应用。其中之一是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工厂,用甲醇对每年100万吨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第二个是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Petra Nova 项目,这是一个240兆瓦的火电厂,每年可以封存140万吨的二氧化碳。这些项目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它是目前现有的技术模式下运行的,所有没有太多技术风险;其次它提供了很多机会,吸引了各种利益相关方,同时能够带来收入的增长,从而覆盖项目的成本。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CCUS的长远发展,煤炭的使用在未来将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
2017年,CCUS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相比其他低碳技术而言,仍然较为缓慢。因此,2017年的巴黎峰会上,联合国负责能源的专家共同主持了一个能源会议,邀请了包括20个国家的政府部门人士和相关企业的CEO,与会人士共同作出承诺,要发展CCUS。我们要基于这个承诺采取更多、更具体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