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为代表的能源化工企业,切实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既是带动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又是夯实产业基础的担当者。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革,国内能源化工企业将迎来一场深层次、全方位、长跨度的变革升级,这既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机遇,也是极为严峻的重大挑战。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统筹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统筹自力更生与合作共赢,不断推进做强做优做大,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与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对标
与世界一流公司相比,尽管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为代表的中国能源化工公司实力显著增强,与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的差距迅速缩小,具备了良好发展基础,但仍存在一些现实差距。
价值创造力有待增强,在创效能力上有差距。例如,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在收入、资产、产能规模等方面已位居国际石油公司前列,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在盈利能力、品牌软实力等方面与世界一流水平还有明显差距。近年来,两大公司的销售收入一直是埃克森美孚的1.2倍至1.5倍,但净利润则为其30%左右,即使在盈利水平最好的2018年,也只有其56%。
运营管理力尚待提升,在经营效率上有差距。近年来,三大石油公司经营效率稳中有升,资产利用效率、现金流管理及债务风险控制等方面均表现出色,具备了较强运营管理能力,为抵御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等风险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世界一流公司相比,在经营效率方面仍有明显差距。例如,2018年三大石油公司人均销售收入平均值为120万美元,而埃克森美孚等公司为300万—400万美元。此外,在平均占用资本回报率、销售利润率及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方面也有明显差距。
资源配置力差距较大,在国际化经营上有差距。世界一流石油公司均高度国际化,其上下游资源配置实现了全球布局,超半数收入、资产和员工分布在海外,跨国指数处于60~75的水平。相比之下,三大石油公司国际化程度整体偏低,跨国指数最高的中国海油为33,且业务布局和发展不平衡,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上游领域,炼化销售等下游业务处于起步阶段。
创新引领力亟待加强,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及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有差距。三大石油公司高度重视科技研发,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与世界一流公司水平相当,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上中下游技术体系,为进一步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积攒了后劲。但与世界一流公司相比,前沿引领性技术较为缺乏,部分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亟待突破,技术创新对主营业务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
综合来看,国内能源化工央企仍存在规模大而不强、发展快而不优等问题,在运营效率、创效能力、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行业创新引领能力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公司存在较大差距。差距就是潜力和努力方向,必须正视差距,找准发展定位,直面困难挑战,深化改革创新,奋力实现赶超。
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基本路径
站在新的历史关口,中国能源化工企业尤其是三大石油公司,承载着更加光荣的使命,在新的起点再出发,瞄准一流,系统发力,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业的新篇章。
必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一方面要紧扣建设现代经济体系这个战略目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竞争力为关键,坚持有效有序有度发展,持续做好“加减乘除”,优化存量、做优增量、主动减量,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向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转变。另一方面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紧紧把握和顺应能源革命这一大趋势,坚持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大框架下谋划发展、优化布局,努力化挑战为机遇,争取战略主动。
增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产业向着更清洁、更高端、更智慧、更可持续方向发展。一是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调结构转方式,通过瘦身健体、优化资产组合、提升资产质量、优化资本布局,实现轻装前进。二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新能源技术进步,构建与传统油气勘探开发业务高度契合的新能源供应体系,打造形成综合交通能源补给网络;重视发展功能性新材料,完善高端高性能化工新材料布局,引导原创性新材料技术突破,打造世界一流新材料供应商。三是抓住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全面提升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以创新驱动壮大新动能,抢占科技“领跑”地位。一是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围绕建设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领军企业,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推进产学研联合开发。二是着眼前瞻性、颠覆性技术提前布局,厚植“领跑”根基。在能源领域,重点攻关和储备地热勘探开发利用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二氧化碳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储能和快充、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等;在化工领域,聚焦低碳烯烃新技术、物质转化按需设计技术、酶催化技术以及微化工技术等,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由“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以全球视野持续优化国际化发展布局,进一步加强全球资源配置和市场开拓。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走出去”步伐,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发挥自身产业优势,深化资源和市场多方位、多层次合作,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合作,通过科技引领、金融服务、工程装备、国际贸易拓展海外市场,着力提高全球资源配置力,提升国际能源事务的话语权。
以强化资本运作开辟新路径,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既要利用自有资本发展,做好传统的产品增值、服务增值;也要注重利用混改、资本运作等新模式,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组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促进产融增值、资本增值,提高保值增值能力。重点是积极开展外部兼并收购,促进结构调整;整合内部资源,清理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有序开展与各类投资主体的股权合资合作,利用资本市场多渠道融资,优化资本结构。
以践行绿色低碳承担新任务,打造绿色竞争优势。主动投身“绿色革命”,深入落实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生态大保护等重大部署,提高绿色发展水平。一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加快实施绿色低碳战略,扩大清洁能源供给,为国家经济社会提供更多的高品质、高附加值、清洁绿色低碳产品。二是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强化源头减排、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持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着力建设“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绿色企业。三是把握市场消费低碳化趋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向“多元、低碳、集成”的能源化工产业体系转变,打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以履行社会责任展示新形象,提升央企品牌影响力。围绕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等国家重点议题和能源保供等企业本质责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体现央企担当。一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经营,压紧压实企业的防疫责任,继续加快熔喷料、熔喷布和口罩等防疫物资生产,快速实现复工复产,拉动带动相关产业正常运行,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二是发挥三大石油公司的市场优势、平台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开展定点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全力以赴助力脱贫攻坚。三是继续打造“光明号健康快车”“爱心加油站·环卫驿站”“情暖驿站·满爱回家”“丝路书架”等境内外社会责任项目,在海外项目中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拉动当地就业,带动物资采购,促进技术交流,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回馈社会,回馈利益相关方,不断提升企业负责任形象。
以政治优势转化铸就新优势,打牢一流强体系支撑。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鲜明特色,要持续将党建的政治优势转为国企的发展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坚持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发挥国有企业党委(党组)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强化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保障公司迈上高质量发展阶段。二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一流干部队伍、打造一流作风效能、涵养一流企业政治生态、树立一流企业形象,形成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依规治企相融互促的工作格局。三是全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使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世界领先,保障和推动企业成为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成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依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