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入选相比,我们更高兴的是,这一“徐州样板”已在全省所有地级市全面复制推广,这是对徐州生态文明建设敢于尝试、改革创新的肯定和鼓励。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斌表示,下一步,徐州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将按计划扩能、升级、增效,更好地发挥综合监管、应急指挥、监督再监督作用。
强监管,倒逼执法更规范
环境执法监督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实践中,涉及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单位和部门多达12个,职能分散交叉现象依然存在。徐州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就是从“合力”二字“破题”的,打通各个环节数据壁垒,将执法治污行为全流程线上再造,建起了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的污染防治“智慧监管”新模式。
自2018年12月5日正式上线以来,平台各项功能运行较为平稳,市、县、镇三级使用良好。
3月15日,记者在徐州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运行现场看到,政府12345热线、环保12369热线、数字城管、生态环境部微信平台、生态环境部门移动执法系统、部分重点企业、工地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等,已经全部接入平台。
“接到线索后,我们市级平台立即分办至信息所涉属地平台办,由属地派人到现场检查,整顿完毕后,监管部门再到现场核实,确保问题不反弹,并把整改情况反馈给投诉市民。这一切,都会在平台上留下痕迹。”工作人员冯牧遥告诉记者。
“平台运行后,部门协同监管力度明显加大,相关部门主动履职,密切配合,污染防治问题处置效率大幅提升。”徐州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保障中心主任李建兵表示,该平台现已接受线索60115条,实现了实时获取数据,实时自动生成超标排放问题线索;在线监控模块中有重点污染源监控、用煤用电监控、扬尘在线监控等28套系统,涵盖了徐州市、县、区空气质量分析、自动检测、空气站点发布等监控系统。
成合力,实现生态“智慧监管”
除了“硬件”上的突破,徐州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还做好了使用的“后半篇”文章——在各级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中嵌入“再监督”模块,开展全流程、嵌入式监督。
打开平台,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领导第一时间就可以清晰了解各地各部门问题线索分布、处置全过程、污染指数排名、污染源在线监测信息以及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等各类情况,全面掌握本地环境保护状况,分析研判污染防治总体形势,及时、有效、准确地发现属地、部门监管不到位、整治不及时等问题。
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通过发挥监管平台的综合分析功能,运用大数据思维联通“线上线下”监督,实现了精准监督、精准执纪、精准问责。
“过去工作做不做、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执法部门有不小的自由权。”在徐州市鼓楼生态环境局局长李新看来,现在问题线索处置全部在网上进行,每个环节都有超期预警,就好像有多少双眼睛时刻在盯着,面对这样的压力,谁还敢不作为、慢作为?
“我们抓住问题线索处置这个关键环节,将12个污染防治责任主体全部纳入平台,督促党委政府落实主体责任,明确职能部门执法规范,实现了对问题线索‘一网打尽’和全流程监管。”徐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朱元凯表示,这样实现了工作状态透明化,让党员干部在被监督的氛围下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