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发力“新基建” 工程全面复工释放强劲动能
发布日期:2020-03-24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马佳 田雪乔 浏览次数:159
希望,是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里最令人振奋的。
3月12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域内(除湖北省外)所有在建3205项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33项抽水蓄能工程全部复工复产,提前实现复工目标。
前一天,国家电网公司明确表态,坚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特高压产业带动力,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特高压建设项目明确投资规模1811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3600亿元,整体规模5411亿元。
银线闪耀,铁塔巍峨,机器轰鸣。电网工程全面复工,国家电网公司正在“新基建”赛道上跑出加速度,给复苏的经济社会强劲充能、增添活力。
“新基建”发力 上下游盘活
在四五米高的天车上,王高尚盯着吊装起来的线圈缓缓下落。同事们围绕在即将套装的线圈周围专注操作,“小心!”“注意注意!”“再慢一点儿!”他们相互提醒着,话语声与车间里隆隆作响的机器轰鸣声混合在一起,成为火热复工中最普通的日常。
大中小三层线圈套装在一起,每层线圈中间夹装着绝缘材料,精度不能偏差分毫——这个高3.5米、直径达3.6米、重达39吨的庞然大物,是特高压工程变压器的线圈。
它将与变压器铁芯组装在一起,再经装配、试验等一系列环节,最后运往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的现场。
3月12日,天威保变(秦皇岛)变压器有限公司复工整一个月,当天复工率达到99.3%,全厂401人到岗。作为国内重要的变压器生产商,他们承担着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共24台变压器产品的生产工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供货数量占到企业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
在相邻的山东省,另一家电工装备制造企业也在紧张忙碌着。
3月12日,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特高压绕制车间里,驻马店站高端换流变的线圈绕制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复工5周,该公司正围绕青海—河南特高压工程需求加快生产。“3天前,驻马店站高端换流变正式开工绕制,现在首台线圈已完成30%,进展挺顺利。”绕线二班的王亮说。
自国家明确提出复工复产要求以来,各行各业加足马力,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狠抓生产,朝着完成全年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加速前进。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其中,特高压投资大、链条长、带动力强,其延伸出的产业提质振兴、促进就业稳定、保障能源安全等多重利好,正在经济社会运转的大局中持续释放动能。
2月底前,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工程已全面复工。秦变公司经营部副部长梁敏说,参与特高压工程,一方面能进一步积累经验,为服务绿色发展、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坚强技术装备支撑;另一方面,则能展示特高压电工装备国产化的强大潜力,“我们正积极组织复工复产,通过调整人员安排和产品制造工期,保障项目产品按期交货。”秦变公司的母公司——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青海—河南、雅中—江西、张北—雄安工程提供的产品,涉及合同总金额超过28亿元。
“特高压带动力强劲,上下游产业链转起来,为企业经营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赵鑫介绍,他们为青海—河南工程驻马店换流站提供14台高端换流变,涉及产量581万千伏安,涉及合同金额超过10亿元。此外,该公司为陕北—湖北直流工程武汉站提供的两台换流变压器即将进行器身装配;阿里与藏中联网工程的8台变压器已产出,其中查务站2台220千伏变压器已发运,28台电抗器已产出3台,正在按照计划推进生产。
工程全面复工 提信心稳预期
3月4日,在位于河南省上蔡县蔡沟乡大朱村的驻马店换流变电站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有序排队接受测温、消毒、防护检查。他们已习惯了这样的标准流程,自觉佩戴口罩、保持距离,分区、分组有序作业。
防疫要抓牢,安全也不放松。3月5日,在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张北换流站建设现场,已在站内封闭值守了35天的高正义,正查看主控室内的消缺信息看板。“巡查过程中每发现一个隐患,我们都安排专人对接施工单位整改和验收,并在每日消缺碰头会上根据进度对需要消除的缺陷实时调整计划安排。”当天,高正义为了排除一处水冷系统漏水问题,和施工人员排查了几百个连接点位。
2月中旬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复工数量越来越多、节奏越来越快。防疫、安全、进度,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科学有序复工复产的背后,是提早进行的谋篇布局。
在2月7日国家电网公司出台的应对疫情影响全力恢复建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十二项举措中,已有七项关于电网建设的安排。2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发布做好疫情防控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的通知,对电网建设提出十项具体要求。2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对坚决有力复工复产再提三项具体要求。
紧跟形势、层次分明,国家电网公司针对不同阶段复工复产的需求,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从圈定重点工程任务范畴,到规定工程复工开启时间;从前期规划准备,到现场施工与人员安全;从部门协调配合到后勤物资保障,全盘布局、精细落实,人财物等多个链条的有效贯通,让电网建设科学有序转了起来、动了起来。
其间,国家电网公司还特别强调要把好健康检查关、筛选上岗关、安全生产关“三关”;做到物资供应保障到位、防范措施到位、监管责任到位“三到位”;落实好疫情形势清、人员底数清、前方疫情清、防范措施清“四清”。细致的规定,对工程复工起到了规范和约束的作用,筑牢安全的防护墙。
据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部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根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要求,公司确定了全年特高压建设目标不变,以点带面、示范先行的建设方案。在疫情防控上,公司创造条件对所有现场人员进行精细分班、分组、分区、分时管理,从源头提升防疫安全设防等级。
复工复产,意在长远。政策不断加码,企业持续给力。随着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各类资源在各自轨道上有序运转起来,经济社会循环将更加畅通,流动的中国将迸发出蓬勃的发展能量。
蓝图“变现”工人力量
这能量蕴藏于每一个坚守岗位的个体,“新基建”的壮阔蓝图要靠他们的实干绘就。
“从没感觉去工地这么庄重。”
2月11日,河北保定市抱阳村,田合正在家门口坐上了工程项目部派来的复工专车。52岁的他是一名工程测量员,在这行已经干了快30年。疫情形势还正严峻,这时候回去,说不紧张是假的,但他也没有太担心:“国家电网公司的项目,管理还是很不错的。”
隔离期间要早晚报体温,还要学习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知识,完成线上疫情知识问答,为复工安全培训和进场教育考试做准备。回到工地,他发现原本六七人居住的宿舍被改造成五人间,每天消毒,每次进场作业前都有人发放新口罩。
从去年到现在,田合正一直在张北1000千伏变电站工程的建设工地忙碌。这项工程是张北—雄安特高压交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新区发展的国家重点工程。“这个工程以后是给雄安送绿色能源的嘛,我知道。”田合正笑着说。而且,自己的家乡也是受益地,这让他觉得自己的劳动更有意义。
20岁的康沂也有同样感受。他去年出来打工,被招聘到施工队参与当地抵边村寨电网工程建设。他的老家是有“辽东第一村”之称的丹东绿江村,与朝鲜隔江相望。
村子山水秀丽,却地处偏僻、耕地稀少,三年前刚脱贫摘帽。今年是抵边村寨工程建设的最后一年,防疫保障到位后,2月下旬工程正式复工。辽东山区仍不时下起雨雪,康沂却干活劲头十足。3月2日,上月的工资按时打到了他的银行卡上。
过去一年里学到了不少东西,康沂觉得很有收获。他还期待今年5月份工程全部竣工:“每家都有电磨,主要用来磨玉米、搞养殖。电更足的话,电磨跑起来应该也更有劲了。”
对电能充足的渴望涌动在发展的脉搏里,乡村城市,无远弗届。2月12日,安徽人穆代好和3名工友带着老家村委会开具的隔离证明,乘坐工程包车行程450千米抵达江苏无锡。“十三五”期间,当地用电需求快速增长,急需新的电源点支撑。
穆代好参与建设的无锡南500千伏变电站工程是当地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点项目。他是一名很有专业自豪感的土建模工:“混凝土浇筑得怎么样,支模很重要。”每天400元的报酬也让他满意。母亲瘫痪在床,岳母将近80岁,他是家里的顶梁柱。
周维彬则和36名同乡从四川农村跋涉一千多千米来到安徽,参与商合杭高铁大杨牵引站的建设。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来接他们的两辆“专车”配齐了测温枪、酒精、口罩等防护用品,为了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核载40人的大巴,每车只坐了十几人。
商合杭高铁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杨牵引站22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计划在5月份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工期紧张,3月12日,刚结束隔离的周伟彬就冒着淋漓的小雨去工地查看情况。
周洪也从西南长途奔袭而来。在国网新源宁海抽水蓄能电站的组织下,3月2日晚,他和14名同乡乘坐施工单位的包车从贵州德卧镇抵达浙江宁波市宁海县。2017年12月,宁海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
“我们在家也是坐卧不安,心里想这样拖着也不是办法啊。工程不开工,干等着也没收入啊。”周洪说。
但周洪并不担心没工作。他是一名钻孔工,地下建筑物岩石开挖,爆破用的炸药就放在他打出的孔洞里。这项工作辛苦、危险、技术性强。3月10日是周洪结束隔离观察后工作的第一天,在宽7米、高7米的地下通风洞里,他一个班次打了十一二个直径4厘米、3米深的孔洞,每个洞耗时二十多分钟。
同一天,刘伟和其他125名施工人员乘坐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的包机落地西藏日喀则和平机场,他是阿里联网工程5标段的一名施工队长。阿里联网工程已于2月20日复工,投运后对助力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啊。”刘伟裹紧了工程项目部统一发放的棉服。此时的青藏高原寒意犹存,但天空一片蔚蓝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