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400亿投资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3年内将有13条新线路建成投运
发布日期:2020-04-03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赵晨 张心怡 浏览次数:174
随着新基建被热议,虽然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平日里却不太受关注的特高压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3月上旬,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毛伟明调研南瑞集团、许继集团、平高集团等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时表示,目前全年公司特高压建设项目明确投资规模1128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2235亿元,整体规模近5000亿元。
如果说5000亿元太笼统,那么可以聚焦2月28日开工的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今年新开工的首个特高压工程,其总投资金额185亿元,预计可直接带动设备生产规模约120亿元,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超过70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超过4万个。
如果说以上数字还是太抽象,那不妨以特高压的核心设备之一特高压换流变压器为例。且不论其研发的技术难度之高、制造的复杂精密,仅仅运输问题就是一门大学问——典型的±800千伏换流变压器重量大约为500吨,相当于100头成年非洲象的体重,绝对配得上“大国重器”的名头。
既是投资现在 更是投资未来
特高压由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和±800千伏及以上直流输电构成,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的综合优势,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特高压关键技术除了高压电气开关设备、换流阀、电力电子、自动化监控设备、新材料等之外,依托5G技术还可以推动物联网、芯片、软件产业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新基建的契合度极高。
作为特高压项目规划和建设的主力军,国家电网公司发展部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正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高压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优势,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规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稳定社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特高压列入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表明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提质振兴的主攻方向。
同时,张正陵还为记者更新了特高压的投资数据:根据最新安排,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已增加至1811亿元,可有效带动社会投资3600亿元,整体规模5411亿元。
发展特高压,既是投资现在,更是投资未来。国家发改委电力体制改革专家咨询组首席专家,国家能源局“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筹备组组长,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用“合理”和“必要”来概括特高压位列新基建的原因。“我国特高压项目建设已经卓有成效,许多项目已经投入使用,并取得了不错的社会经济效益。”曾鸣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放眼‘十四五’,西电东送仍然有着显著的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再新增一些特高压线路。”
特高压工程产业带动作用明显
从上下游产业链来看,特高压产业链包括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产业链长而且环环相扣,带动力很强。
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包括许继集团、平高集团、中国西电集团、远东集团等在内的特高压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均表示已经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正开足马力加强生产,将按照原计划时间节点保障好特高压工程建设。
特高压建设对国内设备制造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平高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韩书谟告诉记者,几年间,国家电网公司、科研院所及相关设备厂家围绕特高压项目,完成了310项重大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过电压与绝缘配合、外绝缘设计、电磁环境控制、系统集成、大电网安全运行控制等多个世界难题,逐步掌握了特高压输电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在实验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通过实验工程,国内设备制造企业得到锻炼,科技研发实力大大提高。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四全的一组数据详细说明了特高压工程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作用。自2月10日复工以来,仅许继换流阀制造方面,就带动260多家原材料供应商复工复产,增加产值4.5亿元。在互感器设备制造方面,也将直接带动光学器件、绝缘材料、电力传感器等基础元件产业链的发展,按照每年预计实现1到2条特高压工程的订货,将带动近1亿元的产值增加。在控制保护系统业务方面,将带动170多家供应商复工复产,对本地的机械加工、线缆、绝缘材料制造、五金、机电销售、包装运输等产业链形成拉动效应。
许继集团生产的柔直换流阀应用于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丰宁站
远东智慧能源首席客户官李林表示,特高压对上游的铝锭、钢芯,高强度的钢、铝合金,导线,以及输变电设备等均有带动作用,使相关企业受益。目前,远东特高压导线的份额位居全国前列,设备投资规模为百亿元级别,每年对导线的投入达数十亿元,特高压项目每年中标项目规模在一二十亿元左右,导线年产能在二三十万吨量级。
参与了近30条特高压线路建设的中国西电集团,是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环节中唯一一家中央企业,这些年来,在降低特高压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方面取得了卓越进展。该企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的一句感慨说出了产业链上下游很多企业的心声:这次疫情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运营管控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无人值守系统应用,实施设备智能化改造升级。
3年内将有13条新线路建成投运
2004年以来,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努力,在理论、技术、标准、装备及工程建设、运行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实现了特高压的“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截至2019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建成22条特高压线路,项目累计投资超过4300亿元。
张正陵透露,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加快建设1000千伏蒙西-晋中、驻马店-南阳、张北-雄安交流工程和±800千伏青海-河南、雅中-江西、陕北-湖北直流工程,这6条线路计划2020—2021年建成投运。
2018年9月,国家能源局将1000千伏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荆门-武汉、驻马店-武汉、武汉-南昌交流工程和±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直流工程纳入国家规划。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推进工程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全部获得核准并启动开工建设,这7条线路计划2021—2023年建成投运。
特高压“西电东送”不仅送来清洁能源,其价格上也有优势。目前,特高压工程跨区输送清洁能源能力已超过1.2亿千瓦,有效支撑着我国西南水电基地、“三 北”新能源基地开发建设。张正陵强调,输送到东中部负荷中心的落地电价,比当地煤电标杆上网电价平均低,可以减少东中部企业和用户电费支出,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通过特高压输送外来电力替代当地煤电建设,可减少东中部土地占用,助力京津冀协同、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发展战略实施。
特高压本身的诸多优势加上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深厚积淀,让特高压项目走出了国门。国家电网公司已成功建设巴西美丽山水电±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送出项目,实现了特高压技术、标准、装备、工程总承包和运行管理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走出去”。依托特高压技术,国产装备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带动我国电工产品出口到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