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撬动电力新发展
发布日期:2020-04-13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管永生 浏览次数:172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蔓延,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给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投下了巨大阴影,让这个春天的脚步似乎也变得格外迟缓。
然而,春花不识人间苦,桃花依旧笑春风。岁月不由人,遏制疫情、提振经济,双箭在弦,我们必须左右开弓,双向齐发。
随着我国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新基建”这个有些让人陌生的概念,已频繁地闯入人们的耳鼓,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据媒体报道,所谓“新基建”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有专家强调,“新基建”是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的最为直接而有效的手段,与2009年4万亿基建投资的“强心针”不可同日而语。
其一,语境不一样。当时国民经济的总产值与现今不在一个数量级,所以,经济支撑的基本面根基不牢,社会运行稍有风吹草动经济就会风雨飘摇,之所以匆匆应对,实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而对新基建的谋篇布局可以上溯至两年前,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其说是疫情触发了新基建的启动键,不如说是新基建在进展过程中遇到了疫情的“加速剂”。
其二,效果不一样。尽管上一轮基建投入对经济的拉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可能陷入泥潭的中国经济拖上了新的高地,并长期保持在高位运行。但不可否认的是,也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不良效果影响至今。
而“新基建”正是针对“老基建”诸多问题,有的放矢地精准施策,目的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面向未来的升级版振兴经济举措。无论是5G产业也好,工业互联网也罢,其产生的蝶翅效应远远超过产业本身,很难预料其将在何种领域激起何种等级的巨风巨浪。
对于电力行业而言,新基建无疑是能源电力转型升级的硬核推进器,其意义不可小觑。众所周知,当前电力系统面临诸多问题,比如经营困难、煤电过剩、新能源“滞胀”等等,已经成为能源转型升级的掣肘。
如果因循守旧,继续沿着老路发展,只能是修修补补,很难有实质性突破。而面向未来的新基建却带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一方面,特高压、电力物联网、充电桩、工业互联网等等,这些基建项目的本身就是电力行业突破固有业态、实施技术升级、管理升级、服务升级的重要基础,一旦建成,将给能源电力带来系统性的变化。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行业的任何风吹草动,必将引起上下游行业的连锁反应。
另一方面,以大数据为重要特征的新基建,将会为电力行业的生产、经营、服务等领域带来一片新的“蓝海”。仅从电力市场的角度考察,新基建项目不仅会带来可观的电力新需求,还将会衍生出新的市场。
不过,让部分人士颇感意外是,特高压被高调地纳入新基建范畴,似乎其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的代名词。其实,虽然特高压运行已有年月,但是并不代表特高压技术已经被迭代替换,其世界最高输电技术的地位依然未被超越。
更为重要的是,在驰向绿色、清洁、低碳的能源未来征途中,特高压或许就是不可或缺的动力引擎。因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中国已提供了能源解决方案: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全球能源互联网。所以,特高压作为新基建的领域之一,当属情理之中。
版权声明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上旬刊)2020年03期。作者系本刊社长/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