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能源
汉能警示:光伏业生存关键何在?
发布日期:2015-09-18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浏览次数:238
       今年上半年,光伏组件产量约1960万千瓦,同比增长26.4%,光伏企业赢利情况明显好转,多数企业实现扭亏为盈。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的情况将更为乐观,因为上半年的数字统计偏于保守,预计下半年发力会超过上半年。

然而,近期仍在停牌的汉能集团公布了上半年财报,显示期间实现营业收入21.18亿港元(约合17.4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4%;毛利14.61亿港元(约合12.0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约46%;净利润为-5932万港元,相较去年同期盈利16.76亿港元,净亏103.5%。这是自2011年借壳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汉能相关负责人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因公司终止关联交易所致,而大幅裁员则因为汉能将从直销模式改为经销模式,虽然汉能直接销售人员大幅度减少,但参与销售的人员和团队反而大幅增加了。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则认为,“无论模式怎么改变,汉能裁员的事实并没有变。公司裁员的规模并不小,汉能现在资金紧张的可能性很大。”随着国家对于上市光伏公司的监管越来越严,质量与管理成为了生存的关键。

销售模式的改变并未救急成功

\

今年2月3日的胡润富豪榜单,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以1600亿元人民币财富挤掉马云,登上中国首富宝座。而他的财富相比去年增长近3倍。然而,首富的位置尚未坐稳几个月,汉能薄膜发电却于2015年5月20日大跌了46.95%停牌。其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持有汉能薄膜发电80.89%股份,李河君身价瞬间缩水至1319.34亿港元,蒸发了1167亿港元。之后,汉能上市公司停牌。

汉能在公告中表明,由于去年底制定的销售战略是直销模式,所以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员工人数大幅增加。但是,由于近期销售模式的调整,即由直销模式转变为经销模式,公司将更多地依靠经销商进行销售。因此,汉能将精简约2000名员工。

对此,汉能内部人士称,公告中“参与汉能销售的人员和团队反而大幅增加了”指的是经销代理商中的人员大幅增加了,而汉能减少直销人员、增多代理的改变计划早在中报发布之前便已经开始进行。

汉能所说的营销模式改变,指的是其今年3月推出民用光伏系统时直销为主的销售方式。当时汉能在全国60家薄膜发电旗舰店及体验中心同步开业,同时汉能商城、京东等线上销售平台亦可购买相关产品。汉能推出的产品有四种型号,分别为1.5KW、2KW、3KW、5KW四种功率的产品,售价从18999元到55888元不等,适用于平房、别墅等拥有独栋产权的房屋。

汉能在3月初开始推广此产品时,已经招聘了3000人的专业销售团队用于支持全国市场的开发和服务,并计划将销售人员扩招为5000人。销售模式的改变背后,实则是前首富李河君在民用市场上销售目标的梦碎。从目前的数字来看,在今年7月开始裁员之前,汉能或许并没有完成其5000人销售团队的招聘。

光伏市场监管将更加严格
 

\

业内人士称,大家所熟知的之前汉能的业绩较好,指的都是上市公司这部分,其实它的收入来源大多都来源于它与母集团关联交易,它的上市公司这一部分主营业务是卖薄膜发电的太阳能制造设备,而集团拿这些设备造出太阳能电池,然后再销售用来发电,只能说如果市场的状况不会向他倾斜的话,早晚都会有这种风险在。

汉能警示称,由于取消关联交易及停牌仍在进行等原因,现有业务合作伙伴可能对公司信心受损,暂停或取消合作计划,因此今年下半年的盈利及收益,可能将受到进一步影响及恶化。

今年以来,汉能先后两次取消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总金额高达173亿元人民币。8月16日晚间,汉能公告称,今年上半年的关联交易下跌至两亿港元(约合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超过九成。而此次财报则显示,关联交易已下跌至1亿港元(约合8241万元人民币)。

汉能称,为了进一步减少关联交易,消除香港证监会的质疑,其已向香港证监会呈交一份重组建议。在这份重组建议下,汉能集团开始在战略布局、销售模式及管理模式上进行重大调整,撤销原有的高端装备产业集团及产品开发集团,并成立移动能源、柔性工业应用、柔性民用、分布式能源、硅锗产品等5个新的事业群。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表示,“光伏市场监管越来越严格对企业的直观影响就是不能再从事‘空手套白狼’的资本游戏,踏实完成光伏的建设去盈利才是方向。”

而从国内资本市场看,也在加强监管。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信息披露,对于在深交所上市的涉及光伏电站的上市公司,需要在半年报、年报中更加详尽地披露其所开发的各个光伏电站项目的细节数据,其中包括电站装机规模、项目所在地、自产产品在项目中的供应情况、已运营电站的发电量、并网电量、电费收入和营业利润等。对于被纳入此次披露范围的上市公司而言,更多电站运营指标的披露将使得这些企业面临投资者以及各界更加严格的检视,从而有利于光伏电站市场的规范化运行。

野蛮式增长受阻质量与管理成生存关键

国家能源局最新统计显示,1~6月,全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773万千瓦,相比去年同期330万千瓦增量翻了一倍多。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列入协会统计的全国16家多晶硅生产企业产能达17.2万吨,产量快速提升,成本已达全球领先水平。从光伏应用领域看,上半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773万千瓦,同比增长近30%,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3578万千瓦。

与此同时,光伏投资热情已从早些年的制造环节向光伏应用环节转移。目前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光伏电站开发环节的内部收益率就有8%~10%,远高于光伏制造业。此外,投资光伏电站也可拉动企业自身消化电池组件等产能。据介绍,2014年全国组件制造商前20名中,几乎全部涉足下游电站开发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的情况将更为乐观,因为上半年的数字统计偏于保守,预计下半年发力会超过上半年。这从中海阳等企业的具体情况也不难得出结论,因为很多建设项目都是在上半年中标,并将在下半年实现并网;同时,中海阳等还在继续加大产品研发和电站建设投入,未来收益也可以预期。而相比之下,汉能虽频频战略调整,后续发展方向仍难确定。

从2009年至今,汉能集团已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9大生产基地。此外,最令人瞠目的时期在2010年,从当年1月~11月,不到一年时间内,汉能集团一口气便投资了8个太阳能发电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投资总额高达1311亿元。而作为国内太阳能公司的传统“大佬”的英利,其产能是汉能集团的十余倍,但其目前也不过7个生产基地,李河君“推土机”式扩张也招来了外界对汉能的质疑。

依据李河君的构想,其试图打造一条完整的太阳能薄膜产业链:从生产线研发设计到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生产,再到应用此项技术的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从国家获得电价补贴,由此实现从投资到收益的闭环链条。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汉能的模式还是资本运作的程度大,真正自己建设的光伏电站盘子虽大但盈利前景依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萧函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目前我国各路资本纷纷进军光伏电站领域,光伏电站市场已经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将加快行业内的优胜劣汰,而电站质量保证和运行管理模式完善将成为企业在市场厮杀中取胜的关键。”

对于汉能,抑或别的企业,萧函建议,随着政策监管力度加大,光伏企业应当积极的从“硬件”着手完善光伏产业链,形成合理的盈利模式。同时,企业在进行光伏电站的管理时也要针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一方面,光伏企业要及时关注国家政策动向,积极争取光伏电费补贴,实现光伏电站发电的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企业要注意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可以使其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做出处理,从而减少光伏电站的损失,保证电站的正常运行。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 汉能 光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