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国内低碳能源政策研究项目组发布的一项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5月,除46 GW已在建煤电项目(包括之前停缓的续建项目)外,中国至少还有48 GW的煤电项目处于新推进阶段。
这包括新规划的22.4 GW、今年前五月批准的11.4 GW,以及新开工的14.7 GW。
新推进的煤电项目装机量,相当于去年全年投产煤电项目装机量的1.6倍、新批煤电项目装机量的2.8倍。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2019年全国新增煤电装机容量为29.89 GW。
国内低碳能源政策研究项目组称,国内煤电项目密集上马,主要是受外部政策变化的刺激。
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3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显示,仅有山西、甘肃和宁夏三省的煤电装机充裕度预警指标为红色,大部分地区风险预警为绿色。这一政策变化使得地方投资煤电热情抬头。
据界面新闻统计,2020-2023年,国内煤电装机充裕度预警指标为红色的省份数量,分别为23、17、8、3,下滑态势明显。
装机充裕度预警指标,是基于各省市电力系统备用率,分为红色、橙色、绿色三个等级。红色表明这些地区的煤电装机明显冗余、系统备用率过高,要暂缓核准、暂缓新开工建设用煤电项目等。
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陕西陕北煤电基地陕北至湖北输电通道配套电源建设规划有关事项的复函》,同意安排配套陕煤黄陵、延长富县、陕投清水川三期、榆能杨伙盘、大唐西王寨等五个煤电项目、总装机796万千瓦。
这一积极发展特高压和西电东送的背景,也抬高了西部省份新建煤电项目的热情。
新建煤电项目的经济性,将受益于中国为应对新冠疫情而采取的经济复苏政策。
按照相关政策,2020年重点基建项目中的煤电新建项目,能够拿到相对较低的利率。
今年1-3月,国内各省发布的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清单中,也包含了多个煤电项目。这些重点项目将排在复工复产、财政支持、地方投资的优先级上。
据上述项目组统计,按煤电装机量看,约八成新推进的煤电装机,为地方企业主导或参与投资。地方企业主导投资、地方和中央企业共同投资、以及中央企业主导投资的煤电装机比例,分别为5:3:2。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大唐集团员工对界面新闻表示,“尽管发电集团希望在新能源、综合能源方面多发力,但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发展煤电来拉动GDP。”
分地区看,在新推进的48 GW煤电项目中,装机数量和规模最高的三个省份为陕西、广东和山西,新推进煤电项目装机量分别为13.4 GW、8.5 GW和4.7 GW。
上述项目组负责人、长期关注能源发展议题的研究员李丹青指出,2015年煤电项目审批权下放后,各省地方企业对于新建煤电项目的热情不减,尤其是陕西和山西。
“动因主要体现在拉动税收能力强、本地资源能变现、满足当地高耗能产业发展的电力需求等方面。”她表示。
2020年初,新推进的煤电项目以大型机组为主。项目组表示,大量推进大型机组,可能导致未来面临装机冗余的风险,并影响电力系统的调节灵活性和新能源的消纳。
过去五年,中国新增煤电有效运行小时数低于设计水平。据项目组统计,2015-2019年,中国煤电发电量净增5334亿千瓦时,煤电装机净增199 GW。这相当于过去五年里,净新增的煤电机组每年有效运行为2680小时,远低于煤电项目的设计运行小时数5500小时。
2014年起,由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用电需求增速放缓明显,中国进入相对电力过剩时代。
2016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严控煤电总量规模和各地煤电新增规模,并表示将取消一批不具备核准条件煤电项目、缓核一批电力盈余省份煤电项目、缓建一批电力盈余省份煤电项目。
项目组担心,如今多省“煤电抬起刹车阀”的势头,可能进一步带来煤电产能过剩问题,降低煤电行业的经济效益。
对此,项目组建议,地方规划新建煤电项目时,应及时将本地区煤电规划建设信息告知能源局各地区监管局;国家能源局应密切关注地方2020年新推进煤电装机量过大、过快的情况,并通过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对各省煤电发展规模进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