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内看来,中国加入TCP,无论是对于IEA的战略发展和跨区域合作,还是建设美丽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合作带来增长机遇
“IEA是全球能源治理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在力推生物质能应用的国际合作组织。”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明松对《中国科学报》说,“加入该组织可使我国深入了解各国政府能源政策与发展动态,扩大国际合作交流,为国内生物质领域研究、咨询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庄会永认为,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加入TCP不仅有利于促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与合作,也能使我国在生物质能源政策、技术和产业方面的融合发展做得更好。
截至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开发和规模化应用领域已经有了很好的国际合作和技术成果转化推广的成功经验。
据庄会永介绍,在农林生物质热电领域,自2004年引进欧洲BWE先进生物质专用燃烧技术和成套锅炉装备后,历经十多年,我国已经完全实现国产化并在众多产业项目中应用,项目运行稳定性和各项参数和在国内外遥遥领先。从这方面来看,也说明了加强与全球生物质能源领域先进技术合作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仍需扶持
目前,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愈来愈受各国重视。肖明松表示,生物质能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的40%来自生物质能源。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肖明松告诉记者,对于生物质废料的处理,目前主要有直接燃烧、物化转化、生化转化等方式。其中,生物转化主要包括干馏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及热裂解技术等。
“生物质热化学或者微生物制取航煤等高端燃油、合成纤维、特种材料、生物医药、保健品等是生物质能源、材料科学及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前沿。”庄会永说。
近年来,我国在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上也不断取得突破。不久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鸿教授课题组与俞汉青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耦合快速热解、常压蒸馏及化学蒸汽沉积技术,分别成功制备了高热值且稳定的固相生物煤和高性能的碳纳米材料,为实现废弃生物质热解技术商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成果分别发表于《科学进展》和《自然—可持续性》。
不过,近两三年,关于生物质能源不同的应用技术路线及产业支持政策的稳定性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给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实践带来困扰。
庄会永认为,根据最近几年实际发展情况,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迟迟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绝对不是“资源”“原料收集”等问题。除了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外,更重要的是政府明确的目标规划和持续的支持政策。
“根据中国资源和产业实践现状,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工程案例和全产业链配套体系。”庄会永说,“如果国家加强对科技和产业的政策支持与导向,将促进生物质多种应用方式发挥更大的作用。”
谋求长远发展
庄会永强调,对生物质能的多种利用方式是全球目前及未来大规模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人们可以从农村农林生物质剩余物及城市的剩余物中,获取未来所必需的电、热、交通运输燃料等。
在庄会永看来,我国目前生物质能源可以很快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的就是农林生物质热电。
他认为,农林生物质热电是稳定、优质的电力和清洁热源,是工业化解决农区秸秆焚烧、变废为宝的可持续路径。另外,禽畜粪便等湿垃圾生产生物燃气是解决农区环境污染的有力手段,变废为肥、化害为利。
而且,生物质能源具有优质可再生能源属性,更具有农村及城市固废环保处理、减排增收等生态和经济社会效益。
庄会永表示,农林废弃物热电等多路线、多渠道应用、禽畜粪便肥料燃气热电等多路线应用、可以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是农村能源革命必然选择,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
肖明松指出,生物质作为能源被利用,其转化成本本来就远高于化石能源。在目前情景下,生物质能源产业如何生存和发展,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绕不过去的问题。
肖明松表示,秸秆属于清洁能源资源,有效利用有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二氧化碳减排。生物质中有害物质(硫和灰分等)的含量仅为中质烟煤的1/10 左右。
与此同时,生物质生长和利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吸收构成自然界的碳循环,其能源利用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利用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减排二氧化碳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实践证明,生物质能源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所以,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技术,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全球环境恶化的一种科学选择。”肖明松说。
他认为,利用好农林废弃物可再生资源,创新发展绿色转化利用技术,形成农林废弃物利用产业和低碳绿色发展机制,是促进农业经济、生态良性循环,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
肖明松对《中国科学报》说,在低石油价格时期,生物质秸秆的应用不应该以转化能源为主线,而应该以杜绝秸秆随意焚烧、造成环境污染为突破口,进行综合利用,在减量化、资源化、循环经济方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