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格局变化的新形势下,全球能源互联网已经上升到国家高度,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推动的重要议题。在全球能源互联网论坛上,来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网能源院、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各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气候变化推动能源革命、促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构建国际能源合作新格局及促进能源互联网技术进步等重点议题展开研讨。
应对气候变化、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成为热点话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以“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革命”为主题,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能源发展合作提出的新要求。国网能源院院长张运洲对全球电气化水平进行了前瞻分析,认为需明确电能替代途径与潜力,解决好可再生能源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的关系。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研究规划部主任张世国展望了能源互联网发展的美好蓝图,提出通过技术发展、机制建立、资源整合等推动构想落地。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阐释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三个层级,介绍了其物理基础、实现手段和价值挖掘途径。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也是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曾鸣分享了国际能源合作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建议健全双、多边合作机制,促进政府、企业行业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小杰结合电力合作与“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因能源互联网在不同地区需求不同,应以电气化和清洁化为基础,推动信息、人才、标准政策方面的多重发展。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备受专家关注。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副院长汤广福分析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全球能源互联中的实践应用。
论坛提出,建立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与合作新机制,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关键问题。与会学者表示,当前,能源互联网发展空间巨大,通过促进以特高压技术为代表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将智能数字技术和跨区输电技术结合,实现能源资源就地转化为电能,通过远距离、大容量、高效率传输,实现能源资源在重点国家、区域、洲别甚至全球的优化配置,使世界用能区域、能源富集区域分享全球清洁能源带来的好处,实现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关键仍要有清晰、具体的战略合作机制。
据了解,此次中国国际电力合作论坛暨展览包括3个专题论坛:新能源投融资国际合作论坛、中国核电“走出去”论坛和全球能源互联网专题论坛。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协鑫(集团)控股公司、中美能源合作项目、罗马尼亚电力部、法国电力公司、剑桥能源公司、丹麦国家电网公司、西班牙驻华大使馆等境内外机构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专题论坛和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