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爷爷当年有句话,现在也被很多互联网的大腕们引用:你现在不革命,就等着被革命!所有的改革都存在困难,因为既得利益集团很难实现自我革命,总是在犹豫中摇摆,最后总会有一种新的势力出现,以更低的成本更轻盈的方式切入,颠覆一切旧的秩序。
一、给个答案
牛人堂上线以来,大部分来到牛人堂的人都是朔州本土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但是最近一个星期,有大量仍在煤企任职的员工、管理人员其中也不乏中层管理人员来到牛人堂,他们很多人并没有项目,也没有下定决心走出来,但是他们都想来牛人堂找一个答案:为什么仅仅两年时间就让一个曾经能盈利上百亿的企业变得举步维艰?下一步他们该怎么办?
为什么?怎么办?他们需要答案!
直到今天,很多煤炭企业仍然对减员半遮半掩。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让人们从朋友圈可以看到其它煤炭企业的最新动向,潞安、同煤、平顶山、阳煤等等诸多煤炭企业均出台了停薪留职、轮岗、内退等等一系列针对当前煤炭形势的应急政策,还有很多人对这些企业的政策进行对比和解读,比较哪个企业更加人性化,哪个企业的职工更幸福一点!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比较没有什么意思,不过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按照当前的形势走下去,大家都是死,只不过早死晚死的问题,谁死的更难看的问题!
二、减员无需遮遮掩掩
企业员工转岗,向哪里转?还是企业内部消化?分流,向哪里分,还是分到其它岗位?问题是与往年不同,不好转也不好分。这次要实实在在的减员。其实,减员就是裁员,但国有企业始终忌讳用这个词。我们再看看,1998—2000年期间,当时煤炭企业也遭遇了类似今天的困难,那么,对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今天的提法与当时如出一辙。市场经过了这么多年,煤炭企业的思路、观念、做法仍然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水平。其实现在根本用不着避讳减员或者裁员这个词,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在下一步避免不了的就是和市场接轨,中国WTO的保护期已经过了,国外资本的进入意味着国门打开,我们身处其中的企业还能坚持多久呢?
现在面临的形势和二十年前是不一样的,现在的中国逐渐走向开放,人们的选择也更多,大部分的企业高层都会担心减员和裁员之后企业会乱,人们会因为生存压力上访,闹事,但是他们没有想过,为何不在这些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给员工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员工正确认识下岗和减员这件事,提早做准备呢?否则,一直封锁消息,一直给员工虚假的安全感,到最后撑不住了,谎言的泡沫瞬间破灭,让员工如何接受?这样才更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市场是唯一的替罪羊吗?
为什么现在的煤炭企业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无论是企业的高官还是基层的职工都会抛出来一句非常官方的话:“市场形势不好,大环境不好……”是什么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仅仅是市场吗?
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刻地反思,不然下一轮行业的冬天,还是煤炭企业。走不出这个轮回,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炭企业的出路。通过和煤炭企业的同行还有业界的一些牛人探讨,整理出了目前影响煤炭企业发展的几大桎梏:
(1)煤炭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存在明显缺陷,机制不健全。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这么多年,煤炭企业的制度还是停留在三十年前的水平,国有独资实质上不能成为有限公司,无非是换了名而已,原来叫煤矿现在叫集团,其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体制,都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独资的结果,企业一把手就是企业的“天”,董事会也是一把手的拍板会,而领导拍板的结果是董事会签字认可。现在很多决策都要上会讨论,但是参会的人都是在猜一把手的心思和看一把手的脸色行事,就算真的发现了问题,谁敢出来反对?
曾经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中国式的开会,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开会,而是看看有谁不是和我一心,不是和我一伙的!在这样的基础上,上会讨论和民主表决,仅仅就是一个大家分摊责任的手段而已。看看现在每个企业中复杂的审批流程,简简单单一个合同走下来最少有二十人签字,这样的制度并不能杜绝腐败,只不过是提高了腐败的成本和参与腐败的人数而已!
这么多的投资失误,有谁为此承担过失责任?一座矿井甚至一个整装煤田,几十亿出去了,没有产生一点效益,肯定不是董事长一个人的事,但没有一把手的决策权是不可实现的。之所以山西煤炭出现崩塌式腐败,权力不受约束、管理不透明、一把手遮天,不出现腐败才不正常。这当然是个人的问题,同时也是机制的问题。今年中纪委对央企进行了两轮巡视,得出的结果基本都是一样的,各个央企都存在权力寻租、任人唯亲、结党营私、贪污腐败等等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土壤很重要!
(2)煤炭企业发展思路,总是难以摆脱小、散、乱且一煤独大的问题。
这几年煤矿企业到内蒙、新疆等煤产地去投资开矿,是为了摆脱当地资源枯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但一个集团内的几个下属分公司分别都去一个地方投资开矿,不仅集团之间相互竞争、用人多、管理混乱,也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如果以集团的名义去开发整装煤田,优势当然会很明显。集团的实力增强,也使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这种小散乱的投资,形不成合力、组不成市场,反而影响了集团的整体利益。企业投资还是在煤上做文章,煤焦钢产业链上发展。连煤电链上的都很少。煤焦钢是一条产业链,在这个链上的企业或者行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今年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焦炭价格也大幅下跌,几乎幅度不相上下在22%—26%左右。而煤电还有个翘翘板作用,煤价下跌了,正是电力赢利的时机。而煤炭企业除了神华集团,其它企业电力的份额却很低,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电力企业在煤价大幅下滑时,赚得盆满钵满。一个用煤360万吨的电厂今年预计赢利不少于4亿元,而一个产煤360万吨的矿井,却在亏损的边缘苦熬岁月。
(3)煤炭企业的多种经营总是依附在煤炭的母体上存活。
煤炭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已经也有三十多年了,但煤矿的多种经营仍然难摆脱对母体的依附。这根本就是发展思路的问题。有多少小打小闹的小工厂,为煤矿做点小“零活”的小公司,甚至一个矿养活了二十多个小作坊式企业,经不起市场的一点风吹草动,煤矿衰则其衰,根本无法在市场上立足。如果把这些资金集中起来,做成一些大项目,企业的竞争力决不是当前的状况。当然也有做的比较好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马头洗煤厂投资近千万元建成的大型环保矸石砖厂,一改原来手工操作、小打小闹的发展格局,该产品一经问世就供不应求,还被邯郸市命名为环保定点产品,取消粘土砖,是大势所趋也是环保发展的方向,矸石砖厂废物利用,为减少矸石占地、为解决人员安置、为促进环保发展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试想,如果建一个十几个工人、几百块砖的小砖厂,能有好的产品和市场吗?
(4)煤炭企业的用人是封闭的内部机制,鲜有社会化、职业化。
公开招聘已成为多数企业的用人选择方式。反观煤炭企业,前些年,煤矿企业效益好、工资高,想要挤进让来的人很多,但仔细观察一下,煤炭企业除了一线职工公开招聘外,其它的管理部门,很少有从社会公开招聘的,多数是靠着各种“硬”关系挤到这个行业。用人机制缺乏社会化、从业人员缺乏职业化。更谈不上借鉴互联网思维。最近煤炭电商很火爆,很多电商企业不愿意从煤矿招人,就是煤矿的人员思想太老套太僵化,而搞煤电商的却来自其它行业如手机电商企业等,为煤炭电商带来了新思维、新观念。而煤炭企业内部缺乏职业升迁的途径,难以留住真正的人才。
(5)煤炭企业的资本运作水平,还在低层次运行。
现在社会是资本时代,你有钱不等于你会资本运作,放在那里可能就是贬值。煤炭企业的资本运作水平仍然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低水平。前两年一个城市要设立城市银行,想找有钱的煤矿参股,可是被煤矿一口否决,而参与其中的大多是民营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这家银行的实力越来越强,为股东赚得了高额回报。而且企业用钱也很方便。煤矿只有眼看的份了。
我们再看钢铁企业,仅山东钢铁控投的齐鲁证券今年前三季度就为山东钢铁带来高达60多亿元的利润,大大弥补了钢铁版块的亏损;河北钢铁控制财达证券,今年为河钢集团赢利功不可没。去年,旭阳集团仅焦化期货业务为集团赢利1.2亿元。而煤炭企业的资本运作又有什么?我们很难发现在资本市场上有煤炭企业的影子。
我们还没有参与煤炭期货,煤炭掉期又上市了。怕风险、怕亏损、怕担责,成为煤炭企业远离资本运作的借口。所以,即使不少进入了世界五百强的煤炭企业,同时也是亏损大户。这不仅仅是个冷笑话。
四、结语
市场的春天还没有到来,甚至可以这样说,煤炭行业的真正冬天还没有到来。我们依托煤炭生存的广大职工的苦日子还在后头。我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在西山矿务局上学,因为矿上发不了工资,学校都延迟我们学生交学费的日子。还有当年东北的下岗潮,人们下岗之后因为得不到妥善安置,上千人去躺在火车铁轨上拦截企业的火车,到最后一样不了了之……
往事依稀在目,而我们的煤炭红火了仅仅十年就又重现当年的故事。广大的煤企职工,包括钢铁企业以及在这轮萧条中涉及到的各行各业,不要寄希望于企业和政府能够给你们找到一条活路,因为企业可以停产,而你们不能停下来不吃饭,何况背后还有老婆孩子。等真正到了那一天,和企业闹,上访都是没用的。一定要提前好好想想怎么去应对,怎么去提前给自己找到出路。
而作为企业的管理层,我觉得更应该有一种远见和一种敢于创新和改革的魄力,去积极引导员工直面困难,利用好企业目前的优势资源,转心、转型、创新!
毛爷爷当年有句话,现在也被很多互联网的大腕们引用,你现在不革命,就等着被革命!毋庸置疑,所有的改革都存在困难,因为既得利益集团很难实现自我革命,总是在犹豫中摇摆,最后总会有一种新的势力出现,以更低的成本更轻盈的方式切入,颠覆一切旧的秩序。
这股新势力在哪里?就在人们的心中!
我们不能静静地等待春天,煤炭企业也不能坐等市场的春天。这一轮行情过后,能笑到最后、能屹立不倒的,才是真正的强者。是谁,这个答案只有交给市场,这个答案就在我们的心中,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正知,正念,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