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清洁空气创新中心)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实施的投融资需求及影响》研究报告。该报告是由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和南京大学组成的专家工作组经过两年多的实地调研,系统的统计、分析和测算总结完成的。
报告指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直接投资共需1.84万亿元,比之前预计的1.7万亿增加了8%。其中优化能源结构、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四个任务类别的投资需求分别为2844.00亿元、14067.66亿元、915.44亿元和615.72亿元。而移动源污染防治的资金需求最大,比其余三部分之和的三倍还多。
从地域上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直接投资分别需要2490.29亿元、2384.69亿元与903.58亿元。其中京津冀所需投资最大的部分是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长三角和珠三角所需投资最大的部分是移动源污染防治。
报告显示,行动计划的实施能够拉动GDP增长2.04万亿(五年合计),增加就业岗位291.13万个,其中受益最大的行业是交通设备制造业、通用专业设备制造业和农林牧渔业。在环境效益和居民健康方面,到2017年,pm2.5将低于60㎎/m³,全国因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而减少的慢性死亡人数为11.06万人/年。
此外,报告中还提到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主任助理董战峰博士在报告的解读中谈到,过去中央地方责任不清楚,地方政府企业责任不清楚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所以报告中建议,要明确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与会专家也就报告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北师大环境学院张力小副院长表示,需要明确的是1.84万亿该由谁来花?中国94年财税制度改革国税和地税分开以后,地方政府都特别希望中央拿钱,环保治理的成本要不要中央全部买单?一方面是中央有多大能力,另一方面也涉及到区域公平问题。这个过程中,中央的资金应该作为引导、撬动的杠杆,引导地方公共资金参与进来,包括地方企业和个人,地方都在等中央掏钱,这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事情。张力小还谈到,“环保治理任重而道远,即使2017年pm2.5达到了60㎎/m³,我们还是看不到蓝天,只有低于30以后才有可能,后面还很漫长,要花的钱也非常多。”
关于资金缺口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刘倩副主任则指出,从现在的政策环境一直到资本市场的响应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系统性的障碍。关于报告中提到的“加快制定全国大气行动计划实施投资计划并且要明确各地区投资的缺口,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确保投资进度和规模能够得以保证”,刘倩认为,这个建议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只有针对性的消除系统性的投融资障碍(尤其是地方)才能达到污染治理和刺激经济活动双赢的效果。”
刘倩还谈到,除了1.84万亿元,报告还指出了专项资金2013和2014年的资金规模是50亿元和100亿元,这个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级上的差距了,它表明未来逐渐增大的资金缺口,但是公共资金又是有限的,通过金融市场来撬动私人资本投资于环境治理是刻不容缓的。关于如何撬动私人资金的具体工具,刘倩称当前的PPP模式以及互联网金融、众筹、社区融资等如果能够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大气治理的投资规划框架内先试先行取得突破的话,不但是对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能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保障,而且对其他领域环境治理的投融资模式的拓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行动计划对不同区域的不同影响,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管尹乐谈到,长三角地区的收益比较大,而京津冀地区的收益的比较小,主要原因是淘汰落后产能的量比较大,京津冀周边有很多落后的钢铁产业。长三角和珠三角可能是因为产业转型走的比京津冀要早,所以现在也要比京津冀要更早的收获减排带来的正面的效益。尹乐还强调,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GDP和就业的减少是对于某些地区和行业的负影响,但整体上是正面的。
在谈到报告的意义时,尹乐表示,“两年前环保部的1.7万亿只是一个数字上的概念,但是这份报告提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研究框架,能够为未来的很多工作做一个指导,所以对能源基金会来说,之所以会支持这么一个研究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这么一个方法学被采纳、被推广以及被运用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