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
煤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煤炭
别让煤炭脱困成为乌托邦
发布日期:2015-12-17  来源:中国煤炭网  作者:张无忌  浏览次数:202

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黑暗降临,黎明之前,也许会在黑暗中沉沦,也许可以迎接最早的光明。要做到后者,首先要放下姿态,直面现实。

面对现实 回归常识

现实是什么?从现状看,煤炭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产能过剩下优胜劣汰无法顺利完成;目前的困境不是简单的周期循环,而是产业升级优化的必然结果。无论从国内还是全球看,无论是煤炭,还是社会总需求收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靠熬是熬不过去的,靠刺激也不可能完全克服。走出困境,化危为机,归根到底要靠创新,靠转方式调结构。

创新也好,转方式调结构也好,最先需要的是意识的转变。煤炭企业更应当直面现实,回归常识。

回归什么样的常识?回归到价值创造的常识。价值创造有两个标准:一是研究需求创造需求,主动开发市场接受的新产品和创新服务,例如开发陕西兰炭,发展新型煤炭化工,再如铁路部门推出铁路物流大包运输协议,下调煤炭铁路运费;二是通过精细化管理进一步降低成本,以更低的价格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正如大多数企业都在“苦练内功”。

尊重市场 敬畏规律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煤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57亿吨煤炭产能如同悬在煤炭行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时刻警醒这个行业,控产量是当务之急,行业脱困根本出路还在于“去产能”。有一点需要正视,即脱困路上,所有的企业都活下来是不可能的,有竞争力的企业想要活好,必然以管理松散低效、煤质环保差、安全隐患多、经营成本高的企业退出为代价,向死而生,凤凰涅槃。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学上谈繁荣、衰退、箫条、复苏这样一个周期变化,具体到煤炭行业,专家认为大体处在衰退后期和箫条前期,远没有到箫条的中后期。因为并没有看到大规模的产能退出和实质性的兼并重组,所以煤炭行业并没有真正进入到箫条后期。只有很多企业不再存在,才能说看到这个行业复苏的曙光,这个阶段最少也需要两年左右时间。

遵循能源市场趋势。从我国实情来看,拉动电力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正在从高耗能产业向服务业和生活用电转换,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已经超过四分之一。“十三五”国家将持续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优先发展水电、核电。2016年全国煤电装机将达到9.2亿千瓦,比2015年增加4000万千瓦,但是火电发电量仍然接近零增长甚至继续负增长,火电利用小时数也将降至4200小时以下,边际效应持续降低。

客观地看,或者从积极的角度看,今年以来煤炭价格不断下降,恰恰是煤炭在未来能源格局中寻求自己位置的一个探索和尝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煤炭企业、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煤炭企业已经感知竞争的残酷,却并没有迅速适应竞争及其背后正在逼近的大趋势。

挑战面前,煤炭企业怎么做呢?以开放协作的姿态,把采购的节约、物流的节约、金融服务、大数据、期货都熟练运用起来,去做成一个新的市场。利用互联网思维联合煤炭上中下游,把采购、物流、交易、期货、数据结合起来,做成一个新的局。有眼光,有格局,有志者事竟成。

摒弃规模  崇尚价值

“做大做强”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它成为人们判断一个企业优劣的重要标准。地方政府行政力量推动、企业决策者投资扩张冲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形成了今天的过剩局面。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连续19个月出现下滑,也再次成为1998年房改以来中国经历的最差投资数据,而在两年前,这一数据还长期维持在20%以上。这一变化,给了与之密切关联的建材、钢铁、煤炭行业当头一棒,原本快速扩张的态势迅速消失,甚至出现只能依靠“赔得起”来维持生存的现象。

11月30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出台,调整电源结构和区域结构成为不可避免的措施。调整电源结构,意味着要提高清洁能源和大型、高效火电机组的比重,煤炭需要更清洁更高效地使用,而且要在价格上胜过其他清洁能源;调整区域结构,意味着要借助特高压输电网络的建设,用煤市场结构要发生变化。煤电特别是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未来也将面临生存的考验。

当前,煤炭企业货款拖欠严重,截止9月末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应收账款3868亿元,同比增加220亿元。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银行惜贷、抽贷现象严重。煤炭行业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重要关口,引导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强协作,改善煤炭行业的经营业态,改变企业的融资模式和融资结构,拓展证券化运作渠道,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行业脱困的必由之路。

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7号),推动实体经济在资产市场套期资产价格,以修复资产负债表,减少企业去杠杆过程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推动实体经济在商品衍生品市场套期,保护经营的正向现金流。对中央政策导向的转变,极少数企业有认知,付诸实践者更是凤毛麟角。部分企业家即使理解此意,也限于资源和传统经营思路和人才桎梏,处于试错阶段。而在企业生存极端困难的当下,试错的成本就足以吓退那些有想法的企业家。

制度密钥 打开牢笼

传统的商业模式中,要有良好的政府关系,敏锐的市场嗅觉等等,但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有一个通病,就是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不能自拔,总是习惯性地寻找风口,认为过去的成功可以保证未来的顺利发展。这是极其危险的。在煤炭企业当中,这种病灶更是要命——将企业生存的希望更多地寄托于政府救助,殊不知,雪中送炭要先自己找炭,别人才能锦上添花。

国家层面已经对煤炭产能产量的控制给予高度重视,并出台许多政策措施,但地方政府的诸多“短视行为”无形中消解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功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使优胜劣汰的作用能够发挥出来,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

如何抓住机遇,突破当前困境,去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煤炭企业须有断臂求生的勇气,对那些严重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项目或企业,持有坚决关停并转或整合重组的态度,这才能真正减轻供给的压力。同时,要持续致力于企业服务能力的提升,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商业主体。

当然,要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必须对企业管理进行革命性的变革,为此要更注重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成本优势。实现煤炭行业由传统的提供煤炭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由煤炭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转变。如此,黑暗过去,脱困才会真正迎来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