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
电力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电力
电力已步入相对过剩期 需促结构调整
发布日期:2015-12-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黄晓芳  浏览次数:136

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大幅降低发电煤耗和污染排放,对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坚决淘汰关停。

在此之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文要求做好电力项目核准权限下放后规划建设,称将强化电力规划指导,做好项目优选,控制燃煤电站总量。

这些政策背后的一个深层背景是,我国电力已步入相对过剩期。虽然过剩程度尚待观察,但当此之时,正是推进电力行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应抓住这个机遇,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仅增长0.7%,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3279小时,同比减少268小时。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近年来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已经逐年走低,2014年全国6000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286小时,同比减少235小时。虽说近几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上升,拉低了发电设备利用率,但如此低的利用率仍令业界有过剩之忧。

电力行业已经几经短缺和过剩轮回的怪圈。早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就有电力过剩之说,但随后因规划不够,新世纪后又面临短缺之忧。这种情况的出现,有经济周期与电源建设周期不同步,规划前瞻性不够等原因。这次会是又一个轮回吗?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不大。

数据显示,曾经的用电大户工业用电增速同比下降,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逐步上升,但因后两项在整体用电中占比不大,对全社会用电量影响有限。我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指望房地产和重工业复苏带动用电需求大幅上升已不现实。

而且,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结构中占比大幅上升。在国家政策鼓励支持之下,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不断下降,有望在2020年逐步实现风、光、火同价。在环保低碳已成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一些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便成众矢之的。

当然,我国经济今后仍能保持中高速增长,因经济下行政府不断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投资,电力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仍将保持适度增长,且政府近年来加大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建设支持力度,如这一领域迅速发展,可极大提振电力需求。但前述种种迹象已经显示,电力相对过剩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应对。

首先,这两年新增火电仍维持较高规模,屡有火电项目投产或获批消息见诸报端。主要原因是,去年年初常规火电项目审批权下放至地方,导致各地抢跑、规划无序,这也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要求做好电力项目核准权限下放后规划建设的原因。为此,需进一步合理布局电源点,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和大型、高效火电机组比重,遏制盲目投资。

其次,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不少地方已经开始进行双边交易试点。在电力过剩的情况下,电价可能走低,发电侧的竞争会日趋激烈,发电企业需从以往跑马圈地的粗放增长模式中转变,提高技术水平,更多注重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