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量被国外研究机构长期高估。”中科院院士吕达仁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排放因子比国际上认定的大约要低10%~15%。也就是说,同样1亿吨煤变成二氧化碳的数值,要比国际估计值低10%~15%。
据此推算,中国累计排放量将大幅度降低,重新核算后的中国碳排放在2000年至2013年间要比原先估计少106亿吨二氧化碳,而我国的减排空间则可增加25%~70%。
这一结论来自“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研究”(以下简称“碳专项”)。该项目专家通过系统监测,获得了我国能源消费量、碳含量和碳氧化因子的关键参数。
作为碳专项首席科学家,吕达仁介绍说,项目一共完成了约700余组样品的采集,其中原煤样品602组,覆盖我国14大煤炭基地和其他产煤省份。根据我国2011年煤炭产量进行核算,采样覆盖率达96.7%。此外,研究人员还从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获得了约500组煤炭性质数据,对美国煤炭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煤炭性质进行了比较。
“美国煤炭的平均含碳率是61.41%,我国2011年的煤炭含碳率是55.42%,考虑产量的碳含量只有54.21%,二者相差了约7%,这不是一个小数。”吕达仁进一步指出,“与美国煤炭相比,我国煤炭的碳含量显然是偏低的。”
不仅是煤炭,我国能源利用各行业的碳氧化因子,相较IPCC的默认值1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国外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和我国的真实情况是有差距的。中国的能源性质不可能和其他国家完全一样,现在不一样,未来也不会一样。”吕达仁强调,碳氧化因子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极其关键,也十分复杂。
尽管碳专项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未来重新定义排放指标提供了有力依据,但吕达仁认为,在气候变化的问题上中国仍不可掉以轻心。
据碳专项研究数据显示,中国近百年增暖为1.2℃~1.5℃,而以往的国家评估报告结果是0.5℃~0.8℃。“新的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被低估了。”吕达仁在总结院内外相关专家的成果时如是表示。
“现在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气候变化的速率和强度。”吕达仁指出,如果同样的变化发生在1千年的时间尺度上,人们根本不必在乎,但如果是发生在100年甚至是10年的时间尺度上,如何应对就显得十分关键了。“短时间内气候的快速变化,将会产生一系列影响人类经济社会生存发展的问题。”
在吕达仁看来,尽管气候急剧增温的背后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人类活动对地球的表层变化也起到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对于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绝不能不管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