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
煤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煤炭
期待新一轮煤企整合的大动作
发布日期:2015-06-30  来源: 中国煤炭报   作者:晓勤   浏览次数:420

       提高产业集中度最大的症结在于归属于地方的国有煤炭企业的跨区域整合重组问题,由于产煤大省(自治区)一般处于中西部地区,地方经济实力一般,都不愿意放弃大煤企这块肥肉

       如火如荼的央企合并潮成为最近资本市场的一大“兴奋点”,“中国神车”刚刚开出不久,国家核电与中电投的合并便已落定。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政府意愿等方面分析,央企的合并潮或许刚刚开始。

       这股合并潮的传闻中,自然少不了煤炭行业央企的消息。6月初,神华与中煤合并的传闻将两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拉到了涨停。与该传闻出现时间大体一致的,还有国家准备建立煤炭行业整合基金的传闻。这两条传闻都出现在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带领调研组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进行调研的消息发布以后,难免让人浮想联翩。但随后,中国神华与中煤能源先后发布公告,否认了两家企业的合并传闻,煤炭行业整合基金也没有了下文。

       2015年上半年即将过去,毫无疑问,这又是让煤炭人心力交瘁的半年,煤炭价格的一路下滑让煤企的亏损面进一步扩大,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产能 过剩。实际上,仅仅产能过剩是不会直接带来亏损的,只有产能过剩情况下的无序竞争才会造成亏损,欧佩克就是一例。因为市场中的每个个体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 最大化,结果就演变成市场上的恶性竞争。就像上个月刚刚逝世的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所提出的“纳什均衡”一样,博弈中的每个个体都在进行最理性的选择,最 终的结果往往不是最好的,却是最合理的。

       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呼吁是无法解决产能过剩带来的无序竞争问题的,提高产业集中度不失为一个让煤炭行业尽快脱困的好方法。大集团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单位运营成本,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还可对产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避免市场大起大落给行业经济带来更大的影响。

       原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下放地方以来,煤炭企业间整合重组的实例并不少,例如山东能源、冀中能源等企业的组建。但这些集团大都是由本行政区划内的企业组 成的,像神华集团整合乌鲁木齐矿业集团、宁夏煤业集团这样跨区域的大动作并不多。而且,随着近年各产煤大省(自治区)的“地盘”被划分殆尽,大企业间的整 合重组渐渐平静下来。

       但整合重组显然还没有到位。即便是行业翘楚神华集团,2014年的煤炭销量也不足6亿吨,产量不到全国煤炭总产量的15%,而其他企业与神华集团差 距巨大。目前,提高产业集中度最大的症结在于归属于地方的国有煤炭企业的跨区域整合重组问题,由于产煤大省(自治区)一般处于中西部地区,地方经济实力一 般,都不愿意放弃大煤企这块肥肉——即便亏损,该缴的税费也还是要缴的,而且,还可以解决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

       如果说央企整合可以由中央政府直接推动,那地方国有煤炭企业的跨区域整合则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合理统筹与安排,煤炭行业整合基金或可发挥一定 作用。煤炭行情不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来自地方政府的阻力,但优势一方煤企的积极性肯定会受影响,需要妥善处理。对于参与整合的煤炭企业来说,在整合后 更好地理顺内部关系、发挥出整合后的规模优势,也不容易。

       煤企的进一步整合,现在或许正是最好的时机。一来,中央政府积极推动央企整合,有一些可借鉴的实例,努尔·白克力局长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调研时也提 到“要深化改革,提高煤炭产业的集中度”,或可有东风可借;二来,煤炭价格仍在低位徘徊,在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况下,整合的阻力有所减小;三来,下游行业, 如电力、钢铁等,也在酝酿大动作,如煤炭行业无大动作,今后的市场处境或更为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