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新建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开始下调。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5年12月下发的《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2016年光伏标杆上网电价明确为:太阳能资源分类一类资源区上网电价由现行的0.9元/千瓦时调至0.8元/千瓦时;二类资源区由现行的0.95元/千瓦时调至0.88元/千瓦时;三类资源区由现行的1元/千瓦时调至0.98元/千瓦时。
即一、二类资源区上网电价分别降低10分钱、7分钱,三类资源区降低2分钱。
虽然早有传闻,但此次光伏电价的调节幅度,还是要大于此前的征求意见文件。可以预期的是,此次不会是最后一次下调。
平价上网大势所趋
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长期依赖政府补贴生存。因此,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平价上网是大势所趋。
前期为之铺垫的《讨论稿》曾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的标杆上网电价将随着发展规模逐年下调,以实现《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风力发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的目标。而来自能源局等部门的人士也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意味着电价及补贴将逐年下调。
“新能源补贴未来必然持续下调直至无补贴。”在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看来,“补贴的意义在于使产业规模增加,促进技术进步、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带来的成本下降,直至最终达到无补贴平价上网的水平。”
与他一样,大多数光伏企业人士对于调价一事都比较淡定。通过竞争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光伏发电较高的成本会逐步下降到与火电持平的程度,实现平价上网,只不过现在的电价下调是倒逼企业进行创新而已。
对此,国家的意图也很明确:合理引导新能源投资,促进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各地新能源平衡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效率。
近两年,在政策扶持和巨额补贴下,我国光伏产业迅速走出谷底,但随之而来的高速扩张也带来了资源浪费、产能过剩等问题。而此次电价调低无疑将加剧市场竞争,倒逼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换而言之,光伏补贴的削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项目投资收益,这就迫使项目开发商对项目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即最具性价比的发电设备、最优的电站选址和设计。
因此,对光伏行业来说,一方面可以促使制造商进一步降本增效,自然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由于上网标杆电价政策更有利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未来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西北大型地面电站的大规模投资和由此带来的弃光问题,同时推动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更多的分布式光伏应用,自发自用,就近消纳,更高效率的利用太阳能资源。
事实上,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成本正在逐年降低。据此前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光伏发电的成本从2015年上半年的每兆瓦时129美元降到下半年的122美元。“随着风电和光伏并网规模扩大、建设成本下降,调价窗口还会逐渐开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长期看来,此次降价无疑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平价化,并且能够稳定电价两年左右,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
分布式或有更多期待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业内人士将此次的电价下调视为光伏市场大洗牌的开端,一批规模小、技术储备不足、创新能力和融资能力弱的企业将会被淘汰掉。
那么如何应对此轮乃至今后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下调?
根据发改委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2016年以前备案并于2016年6月30日前全部投运的光伏电站仍执行原有上网标杆电价。这意味着,在2016年6月以前,为了获得更高的标杆电价和更好的投资收益,光伏组件市场将会维持繁荣甚至出现抢装潮,而6月之后随着补贴削减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价格下跌。
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应对电价下调,企业可以趁着电价相对较高的时期抢装部分项目,从而使自己的电站能够享受相对较高的电价。同时,还应该提高光伏电站的质量,项目选址要积极寻找光资源相对充足的地区,尤其是那些光资源丰富同时又没有限电风险的地区。
但说到底,最关键的还是要苦练内功、降低建设成本和融资成本,以电价下调的契机倒逼企业不断提升系统运行水平和发电效率,降低系统造价和运维成本。
此外,诚如业内人士所言,在限电和补贴拖欠的情况下,电价下调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企业投资光伏电站的积极性,因此在下调上网标杆电价的同时,国家还应同步推进解决“弃光弃风”问题和保证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及时到位等工作。
“而只要坚持技术迭代发展,我们非常有信心在近期实现光伏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适应补贴下调和市场形势,进而实现平价上网的目标。”杨立友称。
与此同时,他还透露,“由于地面电站补贴下调,2016年分布式光伏市场将会较前两年有更多的期待。晋能科技将积极开拓分布式光伏市场,在提供平价高效光伏组件的同时,还可向客户提供融资租赁等多元化的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