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
国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热电要闻 » 国内
内陆发展核电预期升温 能源局:重启无时间表
发布日期:2016-03-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次数:196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围绕内陆核电的博弈再度燃起。湖南等代表团再次提交建议,呼吁2016年启动内陆核电建设。实际上,近期关于内陆核电“‘十三五’解冻”的预期不断升温。

  “现在对于内陆核电有一些争论,我们还在继续论证,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在安全绝对保证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向国务院提出重启的建议,但我要澄清的是,目前并没有时间表这一说法。”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两会期间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沿海核电厂址足以保证“十三五”核电发展目标的实现。

  据他透露,安全发展核电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主攻方向之一,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要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目前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经核准了四台示范性机组,今年将很快核准至少两台CAP1400机组。而且未来核电“走出去”绝对是重头戏,一个核电机组走出去,相当于出口30万辆汽车,有关部门在自主知识产权核电技术研发和管理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力度。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中国核电建设一度陷入低潮。

  2012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十二五”期间只在沿海安排建设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这让众多省份的核电规划搁浅,2008年就获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的湖南桃花江、江西彭泽、湖北大畈三个内陆核电项目更是“受伤”。数据显示,桃花江核电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3亿元,而彭泽核电项目、大畈项目的投入资金也均已达到34亿元左右。

  围绕内陆核电的争议从未止息。就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2月24日晚,湖南桃江县境内发生ML3.2级地震,让有中国“内陆第一核电站”之称的桃花江核电站再被推上风口浪尖。反对者阵营中颇具影响力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亦楠,3月2日发表了《长江流域建核电站要慎重》的文章,进一步质疑内陆核电安全性。

  即便如此,各大核电企业和地方积极筹备内陆核电的行动还在继续。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9月,全国已有十余个省区对内陆核电有所布局,已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的厂址有31个。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湖南、湖北、江西等代表团都提交了尽快重启内陆核电项目的议案。

  今年湖南代表团部分代表联名递交的《关于“十三五”初启动内陆核电建设的建议》称,核电是清洁能源,目前全世界运行的核电机组一半以上都建在内陆,内陆核电的技术是成熟的、安全可靠的。桃花江核电项目各项准备工作均领先于其他内陆核电项目,完全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据了解,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就委托中国工程院、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对中国内陆核电站厂址进行调研,以论证安全性上是否符合开工建设的条件,调研报告已经上报,目前尚无定论。

  “中央对于内陆核电重启的要求是继续论证,并没有说要在什么时期开工建设。”努尔·白克力表示,目前为止国内运营的核电机组只有28台,装机容量仅为2830万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量2%左右,发电量约占全国的3%,远远低于核电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比例,例如美国超过了30%,而法国则更高,达到70%。即使按2020年的目标,在整个电力装机规模中占比也很小,所以我国沿海发展核电空间很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分析称,在考虑经济新常态的情况下,目前我国核电发展的规模还太小,需要在未来15年中坚持规模化发展,新增70至10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使其在电力供应中占据相当的比例才能有效支撑我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与此同时,随着华龙一号、CAP1400等三代核电技术在示范项目中不断完善,“走出去”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勤表示,现在世界上有核能、正在发展核能和需要发展核能的国家有70多个,在“一带一路”上有40多个。预计到2030年,“一带一路”上核电机组将会达到近100台,而“华龙一号”有望占到20%至30%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