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
节能低碳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节能低碳
中国为何没世界级的环保企业?
发布日期:2016-04-29  来源:英才杂志  作者:杨旭然  浏览次数:191

拥有世界最大环境保护市场的中国,为何一直没有出现一家世界级的环保企业?这个问题不仅在困扰着投资者,也困扰着所有想在这个行业中做出些成绩的企业家们。

在国内,更有大量的上市公司进行跨界并购,将主营业务变成环保,还有一系列的国有企业,包括“中字头”大型集团、各省的钢铁集团,都卯足了力气要钻进环保行业。

新玩家不断加入的同时,国内很多企业也积极开展海外并购,“国际上只要有想买的东西,首先想的就是中国有没有买家”,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英才》记者。

资本市场的强烈看好,伴随着上市环保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有数据显示,两市约25家环保企业中,只有3家业绩下滑。订单数量的增加、积极的同行业并购是盈利能力提升的主因。

但与此同时,环保行业在利润增长、规模扩大的同时,仍面临诸多问题。治理成效是否显著?工程质量是否有保证?市场竞争是否公平、法制?环境监管是否合理、有效?这些都是横桓在行业发展快车道上,无法回避的难题。

环保企业的无奈

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曾经问资本界的朋友,为什么这么多钱都试图涌进环保企业?而得到的回答很简单:如今的市场环境下,环保更有投资价值。

在资本的推动下,环保行业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产业的过热,会给其自身发展带来一些新的现象和模式,当然有好也有坏。

好的是,环保行业商业模式获得创新,产业链延伸扩大。如原来的污水处理行业,现在可能要同时去负责管网的运营,靠管、网一体化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原来的垃圾发电行业,现在要同时将清运、转运都纳入体系,客观上做大了整个行业的蛋糕,要求企业更具综合能力。

另外,从传统的BOT(建设-运营-转交)向PPP(公共部门与企业合营)模式的转变,也让各级政府比以前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保建设中来。

但行业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赵笠钧表示,环境治理本身是成本的一部分,施治方投入的意愿并不强。正因为如此,一个国家产业结构高度污染,治理污染的环境产业却又高度发达,从逻辑上并不成立。在这个悖论之下,行业会出现非常多的不合理现象。

被环保行业广为诟病的税务总局“78号文”,要求对污水、垃圾、污泥处置劳务和再生水征收增值税,这意味着上述领域免增值税的好时光终结。

“对高污染行业结构性增税、用税收优惠来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才是正常的,但是这个文件与促进环保的大方向并不一致”。赵笠钧认为,显然这会降低全行业的利润水平。

另外,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环保投入,最大考虑的是安全与成本,而非最终效果,因此,这无法鼓励真正注重治理结果、舍得进行投入的民营企业公平的参与市场竞争,从而也催生了低质量、低价格的无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