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结构调整,煤炭需求不振。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但是,国内实体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多重困难,一些领域风险不容忽视,传统工业品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用电量增速大幅回落;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用电增速也出现明显下降,对基础能源需求明显下降。此外,国家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力度;今年,新投产水电站继续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火电需求,减少了耗煤量。特别是特高压输电线路快速建设,使得跨区域输电比例大幅提升,进一步压制东南沿海地区电煤消费数量。今年,预计沿海地区对煤炭的需求与去年基本持平或小幅减少。在电厂负荷下降、煤炭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下游用户对市场保持观望,不需要大规模采购和大量存煤。
2.拉运渠道增多,电厂不急于存煤。北方港口运输能力增加,存煤能力提高。今年,环渤海港口将新增煤炭下水能力5000万吨,届时,环渤海五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黄骅港、天津港)合计煤炭发运能力达到8.25亿吨;而去年,环渤海港口煤炭下水总量只有5.69亿吨,环渤海地区港口通过能力出现严重过剩。除了黄骅港依靠准池线发挥作用,拉动港口吞吐量快速增加以外,其他港口,秦皇岛、国投京唐、国投曹妃甸港运量处于半负荷状态,港口能力富裕,运能远远超过下游需求。港口能力的富裕,促使电厂拉运通道增多,不再为采购不到煤炭而发愁。
下游用户拉煤渠道增多,采购煤炭迅速快捷,既有从北方港口调进,也有进口煤采购,更有直达运输和从储煤基地拉运。因此,在运输渠道增多、拉运方法多种多样的情况下,电厂用煤告急难以再现。尤其在春季用煤淡季之时,下游并不急于大量拉运煤炭。
3.电厂要算经济账,减少存煤量。我国经济发展增速进一步放缓,GDP将维持在低位运行,呈现继续放缓趋势。国民经济增速继续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推进;高耗能、落后产能、过剩产能受到显著抑制,国内基础能源消耗增速放缓。
随着社会用电量增速持续下降和清洁能源替代效果不断增强,在电厂耗煤减少的情况下,火电厂审时度势,根据自身实际消耗情况制定采购计划,更科学的拉运煤炭;在需求减少的情况下,电厂压缩成本,将合理库存转变为经济库存,通过均衡的采购煤炭,减少大规模拉运,减少了电厂存煤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