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半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部署。作为2016年重大任务之一,“去产能”已成为调结构、促改革的高频词汇,成为应对当前经济发展困局、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钢铁和煤炭、造船等是产能过剩重点行业。随着相关去产能配套文件相继公布,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正式迈入“快车道”。
去产能不仅牵涉企业的核心利益与长远发展,也关乎千万职工及其家庭的生计和命运。为了解各地政府和企业去产能的进展、成效以及在去产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我们特开设专栏,并请记者兵分多路,深入山西、陕西、河北等省份进行采访报道,敬请关注。
“5年前,几乎所有大型煤炭企业的‘十二五’规划,都提出了‘产量翻番’的目标!”山西省煤监局局长卜昌森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自2012年以来,煤炭供需形势发生变化,出现了煤炭产量下降、库存居高不下、价格大幅下跌、企业利润下滑、应收账款增加等新情况、新问题。
“为使煤炭行业早日摆脱困境,国务院做出了化解过剩产能的重大决策,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煤炭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5月12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梁嘉琨在2016年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如是说。
去产能加速,8个配套文件全部出台
煤炭产能过剩到底有多严重?数据显示,到去年底,全国煤矿总规模约为57亿吨,按照2015年煤炭消费量35亿吨估算,中国煤炭产能过剩22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七成。
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正式明确了去产能的目标,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自此,煤炭去产能工作一步步推进,现已进入全面执行期。
4月13日,国家发改委透露,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8个专项配套政策文件正在陆续印发。5月18日,财政部公布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对于1000亿元的专项奖补资金如何使用问题进行了明确。去产能最后一个配套文件终于下发。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仅仅过了一个月,8个配套文件就全部下发完成,速度之快让人瞩目,这也显示了国家对去产能的高度重视。
地方也在积极落实去产能目标。截至目前,已有山西、陕西、贵州、内蒙古、山东、河北等多个省份明确表示严格按照276个工作日要求,并公布了重新核定后的生产能力。
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认识到,煤炭去产能,不仅是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也是自我救赎之道。
“在当前形势下,煤炭企业根本的出路就是去产能,引导资源衰竭、产能落后、扭亏无望的厂矿有序退出,留下更有竞争力的煤矿,从源头上消除治亏脱困。”5月9日,陕煤化集团有关负责人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人往哪里去? 钱从哪里来?
去产能不仅牵涉企业的核心利益与长远发展,也关乎千万职工以及他们家庭的生计和命运。这其中,难题不少。记者采访山西、陕西多家煤矿了解到,煤炭去产能过程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员工的分流与安置问题:人往哪里去?而如何分流安置,又涉及到钱从哪里来?
陕煤化集团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到2018年6月底,集团通过关闭18对矿井、缓建4个煤矿项目,可压缩产能2955万吨,需要分流职工4.6万人,解决5377名伤残人员和3156名工亡遗属的费用问题。
今年3月份,陕煤化集团出台了《关于建立富余人员分流安置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渠道包括特殊工种退休、病退、退职、离岗退养(内退)、解除劳动合同、内部待岗、转岗分流、自谋职业等。 “职工分流首先要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部分员工可能会选择退休或者内退,但大部分人仍然需要再就业。然而,由于煤矿职工年龄结构老化、技能较为单一、伤残职业病多,再就业困难是最大的现实。”陕煤化集团企业文化部部长孙鹏对记者说。
孙鹏表示,转岗分流是集团富余职工安置工作的重点,转岗的方向大致有两个,一个是在集团内部安置,另外一种是向集团外企业、省外企业寻求新岗位。但由于提供的岗位有限,目前来看,更多的人只能选择待岗、内部退养等方式进行安置。
去产能,核心是人;安置人,核心是钱。钱从哪里来?为解决职工安置问题,中央政府决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资金的规模是两年1000亿元。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煤炭系统是130万人,钢铁系统是50万人,共涉及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
但业内人士认为,1000亿元奖补资金平摊到180万职工身上,每人5万多元,这显然不够,需要从其他渠道开源。因此,为推进去产能,除了中央财政资金之外,还需要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发挥合力。
另外,孙鹏还指出,煤矿多数地处偏远山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小社会”,企业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矿井关闭后,矿区的“三供一业”、医院、托儿所等机构仍要正常运转,这些机构的日常运行费用无资金来源。他建议,应将矿区的这些社会职能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
山西阳煤集团副总经济师乔金亮则对记者表示,去产能后的煤矿资产及债务处置也是一个大问题和大难题。一些被关闭的矿井连年亏损,债务负担严重。如果处理不好,债权人将会阻碍煤矿关闭退出。
各显其能,发展非煤产业
业内人士认为,煤炭行业要真正迎来复苏,必须要走完去产能这条路。但除了去产能,还应加快煤炭企业转型升级。
山西大学经济学教授杨军对记者表示:“煤企必须彻底改变挖煤、卖煤、烧煤这样的老套套,扩大有效供给,强化优质供给,创造新的供给。”
“煤和非煤两篇文章都要做好,才能解决好就业、转岗的问题。”山西同煤集团董事长张有喜说,同煤集团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煤化工、煤电一体化,目前发电厂、60万吨甲醇等项目已容纳数以万计的员工就业,非煤板块收入已占到全集团的40%以上,“‘十三五’期间,力争60%的人员和收入来自非煤”。
“煤企转型升级需要的是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过去是单一开采,现在必须从以卖原煤为主导的产业模式向以煤炭为基础,追求高产高效、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比如引入先进煤化工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煤炭由能源向原料的转变。”陕煤化集团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陕煤化集团已经在煤电联营,煤盐化工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表示,公司的煤炭清洁转化业务在有序推进,未来将积极探索建立以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以核能为主的零碳排放能源,以页岩气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以及以氢能为主的能源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