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的分类
无补贴,则无光伏产业。这是光伏业内人士的共识。
从欧洲开始的光伏补贴推动了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进程,也推动着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光伏电池生产国。
2011年,欧洲市场逐渐饱和,光伏产能需求比从41∶16.7剧降至63∶21。为此,中国推出电价补贴制度,希望能够借此消化过剩产能,帮助中国的光伏企业渡过难关。
“补贴是国家扶持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的一剂良药。在补贴之下,光伏产业得以快速成长。”苏美达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袁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说。
诚然,2011年以来,中国的光伏电站和分布式项目迅速蔓延。截至2015年底,中国连续三年实现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全球第一,累计装机总量约43GW,已经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就在此时,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决定进一步下调光伏电站的上网标杆电价。
按照规定,2016年以前备案纳入年度规模管理的光伏发电项目,如果未能于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并网发电,将执行新的电价标准。这意味着,Ⅰ类、Ⅱ类和Ⅲ类资源区的光伏电站度电补贴将分别下降0.1元、0.07元和0.02元。
“这表明,我国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当前的补贴政策已经不能适应光伏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长期关注光伏补贴的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熊永清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说。
“国补”拖欠,“地补”惊人
“中国光伏补贴的1.0时代是‘金太阳+建筑一体化’阶段,这时期的项目主要是屋顶项目,补贴的主要形式是电站建造初装成本的一次性补贴。但由于初装补贴仅仅针对装机量,忽视了电站的发电量,导致部分电站的设备和建造质量都差强人意,仅实施了3年,1.0阶段就结束了。”袁全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告诉《经济》记者,“金太阳工程”时期的补贴方式是有问题的,出现了很多骗补的现象。
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沿用至今的光伏补贴模式,使得光伏进入了全电量的度电补贴时代。
按照规定,光伏电价超出煤电价格的部分需由财政负担;而分布式光伏发电自用后的剩余电量,则按脱硫煤电上网价收购,同时实行每度电0.42元的国家补贴标准,也由国家发放。
自此,中国光伏发电装机总量飞速增长,很快从2013年底的17.5GW一跃而至2015年底的43GW。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正在快速下降。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晶科能源CEO陈康平告诉《经济》记者,目前,西部地区光伏发电的成本约0.6-0.7元/千瓦时,中部地区的成本约0.8元/千瓦时。
对照2013年8月发布的每千瓦时1元、0.95元和0.9元的上网标杆电价,即便是少有“地补”的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其盈利能力也非常可观。“2015年,光伏电站开发投资的内部收益率超过10%,远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今年1月举行的“光伏行业2015年回顾与2016年展览研讨会”上说。
而在地方补贴的加持之下,分布式项目的盈利能力更加惊人。
“据我了解,在北京,依靠融资租赁(融资成本起码在8%),已经有分布式发电项目能够做到4年就收回成本。”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红炜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4年就收回成本,这个回报率是相当高的”。
上述项目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投资回报,主要原因在于,北京针对分布式项目的补贴标准较高。“除了0.42元/千瓦时的‘国补’,(在2015-2019年间)还有0.3元/千瓦时的市级补助。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补贴价格。”红炜说。
除了北京之外,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区也纷纷在“国补”基础上加码省级、市级甚至县级补助。资深光伏从业人士王淑娟就曾撰文指出,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国省市县四级光伏补贴总和居然高达1.3元/千瓦时(地方补贴期限为5年),几乎是国内大部分地区的煤电标杆上网电价(0.38元/千瓦时)的4倍。
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文静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评价说:“最近半年到一年,光伏制造行业部分企业的财务报表确实又变得比较‘好看’了,盈利水平又提高了。”
同时,除了直接受益于补贴的光伏电站和分布式项目之外,位于产业链中游的光伏制造业企业也逐渐走出低迷。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33家光伏制造业规范企业平均利润率为4.7%,比2014年提高了30.6%。“这给光伏补贴下调留出了一定的空间。即便如此,这些企业基本上也只是大型常规制造业的利润率,并不是暴利。”王文静说。
红炜则指出,较高的收益保证使得中国的光伏市场发展迅速,但缺乏秩序、并不规范。“现在,中国的光伏市场靠得更多的还是人际关系,黑箱操作的情况非常突出。我和这个省长、市长好,我就能够拿到‘路条’。什么‘歪瓜裂枣’企业,靠关系都能钻进来,把市场都搅乱了。”
补贴“催熟”的光伏产业还引发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尽管光伏“国补”的重要来源——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的征收标准一再提高,已经从2006年的0.001元/千瓦时飙升至2016年的0.019元/千瓦时,但仍然难以满足急速膨胀的光伏市场需求。
2015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514.87亿元,支出519.15亿元,其中用于太阳能发电补助的金额82.29亿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光伏发电项目累计被拖欠补贴大约400亿元。
补贴新时代正在来临
“由于光伏发电初始成本较高、消费者的消费惯性以及市场的预先锁定,光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扶持。这也是发达国家扶持新兴产业的普遍做法。”熊永清指出,光伏产业初期投入大,但投资回收期长,很难在短期内获利,且有资金流断流的风险。因此,政府对于光伏行业的补贴必不可少。
但是,在产业进入规模化生产后,光伏产业经历了技术和市场的检验,逐渐开始走向成熟,政府应当及时地调整补贴的重心,并逐步弱化补贴,引导光伏企业走向市场化进程。
王文静也表示,下调电价补贴是大势所趋,但需要经过详细测算。“从国家能源替代的角度考虑,下调补贴是对的。但是,下调的速度以及区间,应当考虑制造业和电站的收益。”
他还指出,下调电价并不能解决补贴拖欠问题。“假如补贴原来是10元,现在下调到8元。也许企业还是有利润空间的。但是,如果即便是8元也不到位,那问题就更严重了。光伏企业可能会死得更快。”
光伏企业却并没有那么悲观。
随着光伏电站整体建造成本的逐步下降,“产业界也已经注意到,补贴金额也在逐步下调”,袁全说。但在他看来,这不仅是补贴2.0时代的结束。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地面光伏电站补贴拖欠严重,补贴额度也在下调,但分布式度电补贴并没有下降。另外,比起申请“路条”,分布式门槛相对低,又容易就地消纳。
与此同时,各地财政给出的地方光伏补贴大多用于支持分布式项目。相较“国补”,很少出现拖欠现象。“据我了解,地方补贴很少会拖欠。因为凡是有地方补贴的,一般都是在经济发达或电力负载地区。一般比较有钱,拖欠的情况很少。”红炜说。
因此,袁全认为,这将为分布式项目的发展提供契机。“我们已经把分布式项目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开始战略布局。”
除了苏美达之外,天合、晶科等光伏企业也在纷纷加码分布式。就连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重工,也提出将在未来5年投资300亿元用于分布式光伏。这意味着,它将拿出自身销售收入的60%用于分布式光伏。
袁全还特别指出,和传统能源领域的资金均来自国家资本不同,光伏领域尤其是分布式光伏领域的资本来源和资本运作模式要更为多元化。针对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发展前景,如果完全依靠第三方在业主屋顶投资项目而业主不能深度参与投资全过程,将很难真正大规模推动分布式业务的健康发展。“为此,苏美达推出了国内首例光伏电站发电量保险。这样一来,业主主投的项目建成并网之后,在3-8年的时间内,国家给予分布式的政策红利将由业主享有,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业主、社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机构主动地深度关注并参与到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投资中来。”
链接:骗补横行的“金太阳工程”
自诞生之日起,“金太阳工程”的争议便从未间断。
2009年7月16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决定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并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MW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按照规定,由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根据技术先进程度、市场发展状况等确定各类示范项目的单位投资补助上限。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
上述补贴方式正是业界所熟知的“事前补贴”方式,即项目投资方在项目开建之前拿到补贴。据了解,“金太阳工程”的门槛很低,只要能拿到电网和屋顶路条,就可以去申报,成功后就能拿到一大笔补贴资金。
“跑项目、骗补贴、拖工期、以次充好”等各种“金太阳”的流言蜚语便随之而生,而实际情况似乎也好不到哪去。
在巨大诱惑之下,得到补贴成了第一要务,而为了获得更多,有的企业甚至采购劣质材料进行建设。2012年5月,当时国家电网经营区的4批354个“金太阳工程”项目,只有157个提出接入前期申请,占比仅为44%。
经过3年的发展,政府逐渐意识到了“金太阳”存在的缺陷。2013年,财政部对2009-2011年“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进行清算。此后不久,“金太阳工程”正式被废止。
平价上网需补贴吗?
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公开演讲中提到,2020年,风电光伏基本可以平价上网。国家电网公司原董事长兼党组书记刘振亚也曾在公开场合发言称,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可能降至0.3元/千瓦时。
看起来,光伏成本下降、替代常规能源已经指日可待。到那个时候,我们还需要补贴吗?
平价上网问题重重
对于“2020年基本实现平价上网”这一判断,受访专家不约而同地指出其“过于笼统、乐观”。
“平价上网中的‘价’蕴含多重意思。”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文静说:“从用途看,老百姓用的电是0.5元/千瓦时,工业用电差不多0.8元/千瓦时,商业用电是1元/千瓦时;从地区看,江浙、深圳电价比较高,三峡水库附近,电价就比较低。到底怎么才算平价?”
另外,王文静强调,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常规电力电价相对较高。在那里应用与我国相同的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平价上网了。“常规能源电价上升,光伏电价下降,这是必然的趋势。但是,中国的煤电价格没有把环境成本算在内,如果常规能源价格不变,仅仅依靠光伏电价下降,可能很难实现价格曲线的交汇。”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红炜则认为,光伏发电成本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难以做出清晰的判断。“光伏是一个确定收益市场。如果经济形势向好,融资成本上升了,它的整个财务模型就会发生变化。很难判断。”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也曾经数次修正其对平价上网时间点的判断:从最初的2017年,到2020年、2025年直至2030年。
相比于业内专家的谨慎态度,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则表示,“2020年基本实现平价上网是有可能的”。
“根据现在晶科自己内部的技术开发路线和技术储备,未来3-5年时间里,组件效率将在目前基础上提升20%-30%左右,如果其他包括逆变器等部件的效率也能再次提升,加之工程设计的精进,那系统成本下降一半的概率还是很好的。”但是,钱晶同时表示,问题的关键在于“少弃光”,否则所有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都没有意义。
弃光问题亟待解决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光伏发电量为11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8%。但是,全国弃光限电量也达到了19亿千瓦时,其中,甘肃弃光限电8.4亿千瓦时,弃光率39%;新疆(含兵团)弃光限电7.6亿千瓦时,弃光率52%;宁夏弃光限电2.1亿千瓦时,弃光率20%。
在王文静看来,弃光现象之所以愈演愈烈,与我国电网结构、经济结构息息相关。
“咱们国家的发电机组都是大机组,比如额定功率100万千瓦。我们也可以把功率降低到80万千瓦,但是这个时候,机组是会亏损的。所以,当光伏发电量上升,用电量又不变,就只能把火电的部分降下来,火电机组就会受损。”王文静说,火电机组关停后,不仅开机时间长,而且操作流程复杂,所以一旦日照不足,无法及时恢复供电。“关停火电机组造成的损失,可能是风电光伏省出来的经济效益的几十倍,实际上影响了电网、电力公司的正常运营,当然不受欢迎。”
但在欧洲国家,它们的发电机组不全是燃煤大机组,还有一些燃气、燃油的小机组。“这些小机组,它们关停和启动的时间在分钟量级。这样就可以预测:今天太阳几点钟出来,日照时间大概多长,然后就可以逐渐关停燃油燃气小机组,增加光伏发电,整个发电结构彼此配合。”
而在经济结构方面,尽管甘肃、宁夏、新疆等西部干旱沙漠地区阳光好,日照充足,但正是由于干旱沙漠缺乏工业生产企业,人口又少,才没有办法就地消纳。“长途输电就需要电网架设长途输电线路,成本很高,但只有白天才输电,成本回收周期很长。这就相当于,修一条高速公路,每天只开8个小时,其他时候都是关着的。高速路的收费得收到什么时候?”王文静说。
建议加强储能补贴
正是因为光伏发电不够稳定,可能对电网造成冲击和伤害,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经济》记者,即便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能够实现,但仍然需要对电网做出补贴。
“现在光伏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才不到2%,对电网的影响还不明显。一旦光伏发电的比例增大,电网的成本会显著上升。如果不补贴电网,电网很可能会拒绝接入光伏发电。”在林伯强看来,这其实相当于,把原来补给光伏的补贴转移到了电网。
为此,林伯强指出,应当加强对储能技术的补贴,以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和伤害。“储能技术如果不出现,光伏走不远。这边成本下去了,那边成本又上来了,没完没了。但是,如果储能技术出现了,光伏又以微网、分布式的方式出现,这边成本下降,不会造成那边电网成本的上升。那个时候,光伏竞争力就比较高。”
红炜完全赞成这一观点。他认为,真正完全市场化的光伏发电,其实不单是指光伏发电成本具有市场竞争力,还应该加上储能。“光伏发电多少还是有点垃圾电的性质,是不确定的,必须使它与储能相配合,再加上调峰机制,才能够使得光伏发电占有市场。”
林伯强和红炜呼吁,目前单方向补贴发电项目的做法是不对的,还应该补贴储能。
“光伏发展到某一阶段是发展不下去的,必须要发展储能。所以,至少应该把储能放在和光伏一样重要的位置,它是整个风电、太阳能系统的核心。如果人类真的有一天看到了崭新的能源系统,那个能源系统必然是以‘储能+微网’形成的。没有储能,改变不了传统的能源系统。”林伯强说。
“在德国,2014年以来,光伏补贴几乎停滞在现在的水平上,但它同时加大了对储能的补贴来促进储能的发展。在中国,我看到国家是喊了口号,要注意扶植、发展储能,但是目前,我们对储能的补贴力度无疑还不够。”红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