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
节能低碳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节能低碳
激发治理土壤污染的产业力量
发布日期:2016-06-0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杜 铭  浏览次数:205
        随着近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土十条”的发布,我国将开展大规模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工作。这显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逐步深入、不断完善,也为环保产业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近年来,随着“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出台,环保产业开始“加速跑”,超过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8%左右的增速。据统计,2012年至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从29908.7亿元增加到45531.7亿元,年均增长14%;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15%到20%的增速,预计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发展潜力不可小视。

“土十条”的发布,必将唤醒巨大的土壤污染治理需求,对于环保产业来说,自然意味着更大市场机遇。根据环境产业发达国家经验,土壤修复产业在环保产业中的比重通常高达30%~50%。因此,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土壤修复的市场规模未来至少应和大气、水污染治理市场等量齐观,也将达到万亿元级别。

如此庞大的市场,显然不可能光靠政府单方面投资来完成,必须充分借鉴我国在大气、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充分发动并依靠市场的力量。多年的发展实践也证明,环保产业已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主力军,涌现出桑德、首创、碧水源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发展与就业、回报了社会。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标和现实之间还存在巨大的鸿沟。相比大气、水污染治理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技术、经验和商业模式而言,土壤污染治理形势更加严峻、情况更为复杂;如发达国家至今也无法解决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成本过高的问题,这意味着现有的相关技术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可行性,难以产业化。加上缺乏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要求和指引,因而一直以来,土壤污染治理在我国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市场难以启动,更谈不上充分发育;相关产业力量更是严重不足。

环保部数据显示,我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从2010年的10多家增加到近1000家,从业人员从约2000人增加到近1万人;项目数量累计达300多项。虽然从总体看土壤修复产业在技术储备、人员队伍等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但近千家企业、平均每家企业仅10人左右的规模,也充分说明了行业当前小、散、弱的现状。这与“土十条”实施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2.7万亿元、新增就业200万人以上的目标相去甚远。

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带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速。要加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以及系列法规、标准体系,及时出台产业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和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撬动作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完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产业链,形成一批专业化的土壤修复企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技术和管理,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以产业化思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