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能源
湖北省光伏装备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发布日期:2016-09-13  来源:湖北省发改委  浏览次数:186

       为摸清我省光伏装备领域产品及设备生产企业的发展情况,省能源局组织了全省范围内光伏装备产业发展情况摸底调查工作,相关报告将为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一、国内光伏产业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拥有全球最大光伏电池生产能力。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信息,2015年我国组件产量达到超过43GW,同比增长20%,全球产量占比从2014年的68.4%提高到71.7%,组件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6%。针对美国、欧盟等国提出的“双反”,国内多家光伏制造业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成投产海外电池与组件产能分别达到3.2GW与3.78GW,在建及扩建产能分别达到2.2GW和1.9GW。

       在国内光伏电站建设方面:2009年国家启动的“金太阳”和“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2012年实施光伏发电补贴电价政策,光伏制造大省,如,江苏、浙江、江西等出台支持鼓励光伏电站建设政策,有效地拉动了国内光伏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国内光伏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力研发高效率的光伏产品,目前,国内生产的光伏产品发电效率全球最高。

       在政策支持方面:201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财政部、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政策及调整资金分配管理方式的通知》;国家电网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发布了《关于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的通知》。2013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此前后,国家各部委密集发布一系列支持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2013年,国家出台的各项支持光伏产业方面的政策达17项之多,针对单一行业一年出台这么多的支持政策是少有的。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部分光伏制造业较发达的省及部分地级市,根据不同情况,先后制定发布了地方性鼓励政策。

       二、我省光伏装备产业发展的现状

       2015年全省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其中,多晶硅、铸锭约6600吨,年产硅片约20000万片;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能力约800MW,2015年实际生产电池片530MW;组件生产能力2255MW(不含在建项目),2015年组件年产量729MW,组件产量仅占设计产能的32.33%。

       据调查,企业大部分有正在开发的技术或新产品,有的企业正在规划建设新的生产线或生产设施,近期计划投入的科研及建设经费金额约3.3亿元。其中,武汉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机构合作研发建材型光伏构件制造与测试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863计划课题)、户用及新农村微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开发及应用示范项目;宜昌南玻公司与天津大学合作研发电子级多晶硅项目;湖北晶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工程大学合作研发电子级二氯二氢硅项目;湖北晶日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的双玻1500V系统电压组件、抗PID组件等项目;湖北永恒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电工研究院、上海交大太阳能研究院等机构合作研发兆瓦级薄膜硅/晶体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等。

       三、推动我省光伏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一)创造良好环境,支持企业成长

       营造适宜光伏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引导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在保证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创造有利于创业、成长和壮大的外部环境环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挥后发优势,在技术和装备上加大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鼓励兼并重组和联合,以先进替代落后,促进我省光伏制造全产业链协调发展,优势企业脱颖而出,尽快成长为龙头企业。

       (二)鼓励创新,提升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积极落实国家和我省鼓励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发挥创新对产业发展和企业壮大的驱动作用,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鼓励产学研结合和企业间联合,创造条件,建设国家和省级太阳能产品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机构。发挥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优势,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需求,以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为重点,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技术优势和创新成果,通过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我省光伏装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政策扶持,促进产能发挥

       针对我省硅材料、组件、生产设备制造等企业遇到的生产成本高、融资难、人才引进难、市场开拓难等各种困难,加强政策研究和政策扶持,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抓住电力体制改革的机遇,想方设法降低硅材料等生产制造企业的用电成本。组织开展银行与企业和基金与企业对接,搭建沟通平台,创造有利于企业融资的环境。针对企业发展的实际困难,拓宽政府资金的使用方式,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和其它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落实人才引进政策,支持企业培养和引进人才。通过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促进产能有效发挥。

       (四)加强服务引导,推动产品认证

       推动成立太阳能产业联盟和企业协会,健全我省太阳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作机制,建立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加强组织引导,提高我省光伏制造企业对国家标准、相关资质和产品认证的认识,组织企业与有关机构加强衔接和沟通,推动企业针对不同产品和市场,尽快取得相应的国际认证和我国的太阳能产品国家认证,为开拓和占领市场创造必要的条件。

       (五)以应用带动制造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我省光伏制造水平和能力

       研究借鉴国内光伏制造业发达省份的经验,优化和完善鼓励政策,以市场需求带动制造产业发展,以制造需求带动科技创新,形成技术创新、装备制造与光伏应用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鼓励引导各类投资者在建设光伏电站项目的同时,在省内投资建设光伏制造项目,推动我省光伏装备制造产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