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能源
汉能薄膜迎复牌转机 流程却要走一年?
发布日期:2016-10-10  来源:界面  浏览次数:196

        停牌近17个月后,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复牌事宜迎来转机。

        10月7日,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在汉能薄膜满足一些特定条件的前提下,香港证监会或将允许汉能薄膜复牌。

\

        该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港监会已告知汉能薄膜,若要恢复交易,该公司须任命一名财务顾问,拟定并提交复牌提议。此外,港监会还要求汉能薄膜必须指定一家审计机构,就该公司帐目发布“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香港证监会拒绝发表评论。汉能方面在接受记者问询时亦表示,暂无可对外披露的信息。

        去年5月20日,汉能薄膜股价在不到半小时内突然暴跌47%,市值蒸发上千亿元,股票紧急停牌,股价定格于3.91港元。随后,港监会对汉能薄膜实施强制停牌,并对其进行调查。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河君则从“首富”宝座跌落。

        对汉能的调查仍在进行中,中小投资者亦只能继续等待。今年5月底,汉能薄膜母公司汉能控股集团一位高层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称,“我们没有一天放弃通过各种渠道和证监会沟通,但决定权在证监会”。李河君亦多次对外表示“对复牌有信心”。

        “复牌买卖等同重新申请上市,单是这个流程就要走三个月到一年。另外,因为相关企业涉及一系列的问题或指控,在重新上市的过程中,再叠加解答所有问题,让监管机构接纳、释疑、同意,这些流程涉及的时间将会更长,”香港证券专业协会委员、资深投资银行及金融专家温天纳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香港以往也有停牌16年的企业,甚至是除牌下市等等,“所有都是没有保证的,因此复牌不是必然的。”

        温天纳称,相关的财务顾问需要确保上市公司符合重新上市的所有要求,在财务、审计、法律、土地等等各方面都符合上市要求。

        “无保留意见”则意味着,审计师需要出具一份毫无瑕疵、毫无问题、符合相关会计及审计要求的财务报表,必须是毫无保留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汉能薄膜去年年报中,审计师对该公司综合财务报表发表了“有保留意见”,称汉能薄膜关联交易产生的大量欠款,其可回收性的审核证据“未能取得”,导致无法判断是否要对有关账户的余额进行调整。这将对汉能薄膜的净资产造成直接影响。

\
汉能薄膜2015年报截图

        汉能薄膜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久遭诟病,并被认为是港监会介入调查的原因之一。去年初,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汉能薄膜与其母公司汉能控股集团之间存在“异常密切的商业联系”,自2010年以来,汉能薄膜几乎全部148亿元营收都来自向母公司销售设备;汉能薄膜2013年年报显示,这些合同中只有35%已经结算,剩余的都被列为应收账款。

        去年以来,汉能薄膜开始主动斩断关联交易。2015年年报显示,汉能薄膜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同比减少96%,下跌至低于2亿港元。同期,汉能薄膜录得净亏损122.33亿港元(约合105.16亿元人民币)。这是汉能薄膜自2011年借壳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亏损额是前四年盈利总和的近两倍。

        2011-2014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2亿港元、13.2亿港元、20.2亿港元、33.1亿港元,一路呈直线飙升态势,关联交易始终居高不下。

        除关联交易外,汉能薄膜将引发巨额亏损的首要原因归结为股票持续停牌,认为这对其声誉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商誉减值在亏损额中占比超过60%。此外,部分现有及潜在客户、业务伙伴和供应商等,已计划减少、暂停或延迟与汉能薄膜的合作。

        今年上半年,汉能薄膜实现净利润8.21亿港元。非关联销售(即第三方销售)收入占上半年总收入的86%。

        在今年9月29日汉能控股集团22周年司庆上,李河君将汉能薄膜的业绩逆转归结于两个“支撑点”,即上游的装备产线制造,和下游的产品销售网络。

        “去年下半年以来,汉能做了重大调整,把户用系统作为‘蓝海市场’去开拓,到去年年底就下单7100套,而到今年6月底下单及发货已经超过两万套。”李河君认为汉能已经“找对了自己的市场”。

        最近一年,汉能薄膜的经销商数量达到1300家。其预计,到今年底,区县级销售网络将实现75%的覆盖率,高于国内同行。

        操纵股价是市场对汉能薄膜的另一大质疑。不过,自去年5月介入调查以来,港监会并未对此公开发表过相关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