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中国能源研究会承办的“能源革命与绿色低碳发展高层论坛”今天在北京举行。专家学者500余人相聚,共同探讨我国能源革命与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会上,还举行了中国能源研究会燃料电池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仪式。彭苏萍担任中国能源研究会燃料电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敏芳担任副主任委员。
据国家973计划燃料电池项目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介绍,燃料电池专业委员会是中国能源研究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是隶属中国科协的二级学术团体。燃料电池以其高效、洁净、安全、环保的优点,在分布式电站、交通运输和大型发电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技术。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立完备的燃料电池材料、部件、系统的装备与生产产业链,实现燃料电池大规模推广应用是国家“十三五”计划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因此,迫切需要成立燃料电池相关学术机构平台。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基础能源的国家,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70%左右。专家指出,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根本改变。因此,提高煤电转化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煤炭用量是能源工业必须考虑重大问题。目前中国无论是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还是从能源战略领域都需要开辟新的变革性能源技术。燃料电池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技术,世界上已经发展到可以应用的程度,我国也需要迫切发展燃料电池技术。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 (2016-2030年)》,其中第九项就是“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能源局联合发布《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中,第九项也是“燃料电池”。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燃料电池新型技术产业领域的重视。为此,中国工程院彭苏萍院士、国家973计划燃料电池项目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大力推动成立的燃料电池专业委会,目的就是凝聚中国专家智慧,以此为平台共同努力,促进我国能源领域燃料电池事业快速蓬勃发展。
作为学科带头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敏芳同志研究该领域近二十年,带领团队不畏艰难,长期奔波于实验室和产业基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同时还积极推动国家、地方和多个企业支持这件利国利民的能源变革,推动了该学科建设和快速发展。大量的实践表明,在以清华大学韩敏芳教授为首的课题组研究和带领下,我国在这个领域正在显著缩小与日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在谈到中国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布局时,韩敏芳教授在她所作的报告中说,燃料电池 (Fuel Cell) 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高效发电技术。在多种燃料电池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可以直接使用煤气、天然气等含碳燃料(不必须使用纯氢燃料),具有一次发电效率高(50%--60%),寿命长(4~8万小时),不需要贵金属催化剂(成本低)等特点,它在分布式电站、动力电源和大型发电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世界范围内这一技术正在从示范工程走向广泛的商业应用,中国燃料电池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我们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已突破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实现了全产业链贯通,今后仍然需要多方面合作开展以下工作:关键元件批量生产,尤其是燃料电池片生产要规模化;注重市场开拓,扩大示范应用规模;发展新型商业模式(区域合作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一方面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产业技术推广,另一方面要开展标准、检测、产业链建设、行业服务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技术服务,支撑燃料电池实现“高校—研究院—企业—行业—产业”的生态链式发展;针对国内高校、研究院相关燃料电池技术成果,提供资金和财务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在生产链中不同的环节实现效益最大化和产品最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主持了会议,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吴新雄、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等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