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刚结束,雾霾天气再次侵袭京津冀。中央气象台2月4日8时发布的“每日天气提示”称,华北中南部、黄淮以及陕西关中等地空气重污染扩散条件转差,冀豫鄂等多省大雾弥漫,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环保部从相关数据分析,春节期间,京津冀地区大型企业,特别是钢铁企业仍然保持高负荷生产。
国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显示,部分企业存在污染物超标排放现象。随着春节假期临近结束,部分中小型企业开始恢复生产,返城旅客日渐增多,客运量逐日上升,污染物排放水平显现上升态势。
实际上,自从进入冬天之后,由于全国雾霾天数大幅上升,民众多有抱怨。
那么,治理好空气污染究竟还需要多少年呢?本文只想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演变的角度去推算空气污染可能持续的时间。
●成为世界工厂必然导致环境污染
从经济增长模式看,中国仍是比较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尽管投资的增速在放缓,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却不断上升,如今已经超过80%。2016年,基建投资增速接近20%,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出现反弹,这意味着钢材、水泥、石化、有色等产品的生产规模仍在扩张,治理环境污染的难度很大。举2015年的数据为例,中国的水泥、煤炭、粗钢、铝等很多大宗商品的产量均要占全球产量的50%左右甚至更高。
从产业结构看,中国的第二产业比重远超发达国家,作为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第一的大国,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因此,中国要摆脱污染困局,恐怕需要改变其世界工厂的角色,把部分低端制造业向海外转移。
上世纪60年代开始,欧美的部分制造业向日本转移,使得日本在成为制造业大国的同时,包括空气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也非常严重,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对居民的伤害比当今中国要严重得多。到了1970~1980年代,亚洲四小龙又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承接地。1990年代以后,我国引进外资规模不断增大,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承接地,海外直接投资规模达到全球第一。那么,中国今后能否也像上世纪的发达国家那样,将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呢?
笔者认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全球制造业转移,从日本、亚洲四小龙至中国内地之后,再往后看10年~20年,估计很难大规模向外转移了。因为中国不仅是全球劳动力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基础设施最完备、产业配套最健全、市场容量最大的国家。而印度、印尼、巴基斯坦等人口大国,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和熟练工人数量等方面至少在今后十年内还不具备大规模承接中国制造业转移的能力。尽管这些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但与中国所具有的制造业综合优势相比,差距仍较大。
既然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仍将维持一二十年,便意味着治理环境污染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他们的空气质量一定很好,因为这些国家第二产业的比重较低,且第二产业中低污染的高端制造业占比很高。而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占比大部分只有30%左右,加之经济体量本身不大,故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像中国这样突出。
环境污染程度与人均GDP水平和增长速度都有很大相关性,低收入国家环境污染不严重是因为工业不发达,高收入国家则是因为居民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追求,高污染的产业早就转移了。中国作为经济高增长的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群体还在为奔小康而奋斗,尚顾不上环保问题,但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觉醒,开始注重环境污染对自身的伤害。但在经济仍在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污染源至少会保持中速增长,这是空气污染问题挥之不去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能为了经济增长而不惜代价
当大家纷纷抱怨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时候,是否想过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污染与消费模式变化及投资方式变化之间的关系?如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乱砍乱伐森林的谴责非常普遍,这些年来似乎很少听到“乱砍乱伐”这个词了。因为砍伐森林一般有三个目的:木材加工、作为燃料、增加耕地。如今,木材的替代品大大增加了,煤炭或煤气取代木材作为燃料,粮食可以大量进口,不需要更多的耕地。于是这个词汇已慢慢淡出人们视野。
但由于煤是中国最主要的燃料之一,我国发电和大量的工业生产主要是靠煤。而美国既往主要是用油作为燃料,油的污染要比煤少得多。如今美国发电主要用天然气,空气污染则进一步减少。即便用油作为燃料,我国油品也存在含硫量过高的问题。据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135个城市里汽车使用国三(硫含量约为欧美国家15倍)及以下标准燃油的城市仍占46%。总体上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燃油硫含量是现在欧美地区10年前的水平。
2016年,在小排量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的政策刺激下,汽车总销量已突破2800万辆,再次出现两位数增长。这对于拉动消费和稳增长是好事,但对于空气质量而言却不是件好事。按照这一趋势,中国汽车的年销量很快就将突破3000万辆,进入到城乡小汽车普及阶段,像过去的彩电一样。这意味着今后的污染源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广。
2016年,为了稳增长,国家还采取了降低购房首付比例的举措,这也导致2016年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基建投资的规模也非常大,使得钢铁、水泥等大宗商品的库存大幅下降,价格出现回升,但污染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展望今后四年,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稳增长的总基调不会变,这是否意味着积极的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不敢收紧,基建依然还得大干快上?
所以,把高增长作为目标和为实现该目标将采取哪些手段的认识和判断很重要。稳增长、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走向共同富裕并没有错,但我们不能为了达到增速的目标而不惜代价。
●治理污染,中国需要全盘考虑
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报告提供的数据,这些年来,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大城市中,中国城市的上榜数量在不断减少,而印度的上榜城市最多。印度还不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污染却如此严重,这与政府、企业及居民不重视环保有关。
有人整理了美国大使馆的统计数据,发现北京自2008年至今,PM2.5的浓度在不断下降,如PM2.5超过100的天数,从2008年占全年比重的66%,降至2016年的51%,这说明加大环保投入还是有显著效果的。最近人们之所以感觉北京污染更加严重,是因为2016年12月的重污染天数比往年多。相比北京,上海和广州的空气污染改善效果更明显些。
我国在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时候,往往涉及的方面太多太广,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又会伴随出现一些问题,如债务高企、坏账上升、资产泡沫、环境污染等。因此,通盘考虑、制定更加周全的目标才能健康发展。有些目标定得太高,就难以实现。有些时候,同时提出很多必须实现的目标,且多个目标之间彼此制约,最终也是难以实现。
如今看来,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举国上下对空气污染深恶痛绝,那么该如何平衡防雾霾和稳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尝试找到解决的办法,不要为了实现GDP的增速目标而大兴土木,而是把重点放在改善社会福利上。如当前中国每公里高速公路对应的汽车保有量几乎是美国的两倍,说明中国的高速公路已经相对过剩,不少项目投资超前了,不如把这些基建财政支出用在社会福利的增加上,既可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减少目标,或把目标设定得更加周全些,反而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如上海早在2008年就把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完整地定义为:到2020年把上海建设成为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就是说届时人民币国际化如果还没有实现,则国际金融中心也不会操之过急地建成。如今看来,人民币国际化任重而道远,上海当时给目标加上假设条件非常有水平。
同样,中国何时能走出雾霾,也取决于经济增长模式与现有的产业结构何时能得到改变,如果改变不了,则环境污染的大难题也会一直拖下去。
(作者为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lixunlei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