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今天上午分组审议了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2016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及研究处理《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部分代表、委员在发言中表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是最大的民生之一,环境保护部这几年做了大量的工作,环境也正在逐步改善。这个报告对当前我国环保情况的分析是坦诚的,实事求是,既谈工作、谈成效,同时又敢于直面存在的问题,体现了政府职能部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责任担当。一是对“环境质量在全国范围和平均水平上总体向好,但某些污染物和部分时段部分地区出现恶化”的判断实事求是;二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环保量化指标任务均超额完成,全国各地区、各级各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三大战役”成效明显,成绩来之不易;三是下一步工作安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全面实施土壤污染治理,研究制定生态补偿、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等配套措施,加大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办力度等安排部署,针对性很强,回应了社会的关切。
代表、委员们表示,为了加强对环保工作的常态化监督,去年全国人大对新环保法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在10月专题听取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间隔半年时间,这次会议国务院就将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及2016年度环保状况和目标完成情况向常委会进行了反馈,密度和力度都非常大,不仅充分体现了常委会对监督工作的强化和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在严格落实环保制度、深化环境综合防治、持续改善环境民生等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新环保法的深入贯彻落实。
全面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罗亮权委员说,从报告反映情况看,环境质量形势仍然严峻。一是空气质量问题,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仅有84个城市达标,达标率仅24.9%,优良天数比例只占78.8%,全国优良天气比例仅提高了2.1个百分点,全年重度以上污染天气好转起色不大,有的地方甚至污染更为严重。二是水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有的地方水体继续恶化。三是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四是生态环境有忧有喜,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资源破坏严重,有的生态空间被蚕食侵占。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困难重重,不容乐观。
他建议,一是要始终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战略思想武装头脑,贯彻落实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作为生命工程来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抓手,积极开展绿色环保行动,坚决抓好污染防治,着力打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二是坚持不断做好绿色的加法、污染的减法,全面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全面推动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行动,加大退耕还林力度,抓好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国家公益林和经济林的保护,并提高公益林的补助标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着力解决燃煤污染、机动车污染、粉尘污染问题;重点抓好流域水污染防治,强化化工企业排水督查,加强城市河臭水整治,抓好畜禽粪便处理试点,深化农村水体连片整治,大力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三是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要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和工业设备,提高环保准入门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四是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广泛创建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校园、绿色乡村,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五是广泛开展环保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切实加强环境教育,不断加强对干部和群众的环保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依法行政、守法经营的意识。六是强化执法监督,健全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形成全覆盖,大力加强污染源自动控制体系和监管手段信息化建设,增强环境监管科技含量;要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做到依法治污、依法治水、依法治气,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基层环保力量;要完善考核机制,加强环保督察和强化追责问责。
加强创新和正向激励手段
吕薇委员说,目前除了加大处罚和加强监管以外,还要加强创新和正向激励的手段,对做得不好的要严厉处罚,但是对于做得好的怎么样激励,需要探索,特别是如何利用创新和技术的手段。现在有些企业不是不想做节能减排,关键是要有技术供给,特别是合适的技术供给。现在很多环保技术成本比较高,如何通过正向激励去鼓励创新和推广技术很重要。比如现在一些企业不安装环保设备,或者有一些企业装了设备,但是不开,关键是成本比较高。因此,要加大支持力度,降低技术成本的研发投入,这非常重要。国家应该对环保技术给予一定的补贴,过去有一些比较好的做法,比如火电脱硫脱硝政策,可以在每度电里提取一点费用,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应该多探索如何用正向的激励手段促进企业应用环保技术。
标准引导非常重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对电力要实行超低排放标准,也应对钢铁和工业锅炉实行超低排放标准,有了标准,也应该有相应的配套技术。最近我们也做了一个调查,有些企业和大学反映,比如在河北要进行超低排放标准,现行有很多技术是可以用的,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找谁推动这些技术应用。所以,如何推广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需要有一个好的渠道。要发展专业服务机构,降低节能减排成本。现在有很多小企业自己要是去搞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成本很高且没有人才和技术,要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支持专业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咨询、诊断和技术服务,政府可以给小企业购买环保服务提供一些支持。要公平执法、规范市场的竞争秩序。现在有一些产品有节能减排的标识,将来能不能加一些绿色生产的标识,这次在质量法执法检查的时候就发现,有些企业有这样的要求。比如整个生产过程严格按照环保要求生产,但这样做的成本就比较高,进入市场的时候别人不管这个产品生产过程是不是环保,是不是有污染。所以他们建议,能不能建立一个绿色生产的标识制度,达到了国家环保标准甚至超过了这些标准,能不能给一个标识,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给一些优先权,甚至政府采购要求有绿色生产的资质等等。
总体来说,多一些正向的激励,使做得好的企业有积极性,而且在市场上也能够公平竞争。
继续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罗清泉委员提出了3点建议。一是环保工作还要进一步突出重点,补短板。要继续围绕大气、水、土壤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要坚持不懈,一抓到底,切忌打打停停。不要看到有时候指标好一点,就可以松口气了,污染防治的任务是艰巨的、长期的,一定要一抓到底;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特别要注重抓关键问题,抓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要及时总结污染防治实践中的一些好经验,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同时,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力度,在补短板上狠下工夫。二要充分发挥科技在污染防治、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这方面过去做了大量工作,也有很多好的经验,但是还需要加强。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污染防治的突破,还得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比方说如果我们单位GDP能耗和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各种资源的消耗有了较大幅度下降,相应的排放也会有较大幅度下降,这样我们的环境压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的压力也会大大减轻。三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尽管基础工作比过去大大增强了,但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要继续完善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的有关标准,加强污染防治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研究。
建立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顶层协调机制
刘政奎委员就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建议。他说,伴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海洋生态环境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诸多挑战。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近岸海域的环境污染不容乐观,一些主要的污染物环境容量已为负值,海湾生态系统正持续恶化。二是海洋环境管理缺乏统一协调机制,仅海洋管理的职权就分散在海洋、环保、海事、渔政、交通、军队以及沿海地方政府等多个部门,不可避免地存在管理职权交叉、职能不明、效率不高的问题。三是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能力水平难以满足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尤其基层监测能力薄弱,而且目前尚未建立起实时化、定量化、联网化和全覆盖的监测系统。四是海洋环境保护投入不足,尤其是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资金得不到保障。据了解,这些问题在全国沿海省市不同程度存在。
因此,他建议:一是大力提升全社会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海洋,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二是要从国家层面建立统一对海洋环境实施监督管理的顶层协调机制。比如可以明确由环保部门牵头,并对各涉海部门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进一步详细明确,也可以将多个部门海洋环保执法权统一起来,并推动海洋环境监测部门由国家相关部门垂直管理。三是要加大海洋环境的保护投入。国家财政应加大对重要海域、海岸带和海岛整治的修复投入,特别是增加对渤海湾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的投入,别让渤海成为“死海”。四是要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抓紧出台《海湾环境保护条例》《海洋自然岸线保护条例》,并从国家层面建立海洋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力度
信春鹰委员建议,环保部门在生活垃圾减量方面要多下一些功夫,做好宣传、培训和改善垃圾回收机制。统计数字显示,仅北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大概是两万吨,而且这个数字还以每年8%的数量增长。垃圾处理的填埋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也会污染地下水,焚烧又会造成空气污染,非常难处理。从垃圾减量的角度,有很大的空间。首先要宣传,让大家都知道,少产生一点垃圾就是对环境的贡献。另外,还要有一些培训,现在很多人在谈到环境问题时很少把自己摆进去。要通过宣传和培训,让大家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二是环保部门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力度。现在垃圾都在分类,但是垃圾上车后又混在一起了。这不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有成熟的经验,比如每天只收一类,避免垃圾分类后又混合,徒劳无功,也挫伤居民的积极性。可以规定可回收垃圾哪一天收,餐厨垃圾哪一天来收。这些机制必须有主管部门的倡导,没有倡导就没有行动。此外,网购的消费方式极大增加了固体垃圾的总量,按照现在的统计数字,我国每年快递包裹有200亿个之多,这还是两年前的数字,仅2016年“双十一”期间,快递包裹一天就超过了10亿个。这些包裹本身都是固体垃圾。纸箱不能回收,有一个原因是胶带问题,用的胶带已经达到了200亿米。胶带材料不能分解。有的网购纸箱里还要装缓冲物,都是固体泡沫、塑料,有统计说每年使用29亿块缓冲物。网购大量增加固体垃圾,怎么处理,应出台办法。建议环保部门在垃圾减量和分类回收问题上要有声音,有措施,要宣传,要培训,特别是要完善回收机制。
加快推动环保产业创新发展
车光铁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快推动环保产业壮大发展。应该说,发展环保产业对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拉动扩大有效内需、强化环保科技支撑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就目前各地情况来看,环保产业发展很不均衡,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来讲,产业规模小、门类少、竞争力弱、研发能力不强等现象普遍存在,发展潜力和后劲急需进一步有效增强。对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合理谋划和调整产业布局,有效拓宽多样化产业投融资渠道,积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特色环保产业,大力发展龙头骨干企业和环保服务业,全面加快环保科技和产品开发,不断推动环保产业创新发展。
健全农村环保管护长效机制
车光铁委员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建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环保管护长效机制。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环保投入力度确实很大,农村环境整治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但从基层实际情况来看,特别是地方财政相对困难的地区,项目配套资金和后续运行管理投入仍面临很大压力,“难建设更难运行”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对此,他建议在继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环保管护长效机制,切实通过拓展社会资本投入渠道和模式创新等方式,有效改变单纯依靠财政拨款“过日子”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保设施管理不善、经费保障不到位、运行不好等实际问题。
他还建议,进一步强化环保督察整改长效机制。从去年开展的中央环保督察情况看,很多问题都存在同质化、重复化倾向。对此,建议应进一步强化环保督察整改长效机制建设,特别是对屡查屡犯的问题,应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确保整改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龙超云委员说,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有待全面推进。目前,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已经成为主要的短板,虽然中央财政增加了60亿元投入,支持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但还是杯水车薪,需要国家下更大的力气,加大资金投入。建议国家制定城镇排水管网改造和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规划,加大中央财政的投入,支持各地在农村环境整治、小城镇建设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同时,生态文明改革的推进要进一步加快。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方面,建议推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的做法,在贵州赤水河流域上下游建立政府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赤水河问题我在常委会会议上多次谈过,赤水河是一河牵三省。建议在云贵川3省之间,进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