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政策法规
政策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动态
我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成功落地
发布日期:2015-06-12  来源:中电新闻网  作者:秦虹  浏览次数:513
       首台(套)重大装备保险机制落地

       继今年3月财政部、工信部、保监会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后,各地正在进入紧张的政策落实期。近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 南方片区项目对接会在杭州召开。目前,首台(套)产品保险已有出险案例,保险公司已经赔付了用户保险金额63万元,目前还有105万元的报损正在受理之 中。此外,辽宁省已经有两家装备制造企业尝到了这一新型险种的“头杯羹”,人保财险辽宁省分公司为其提供风险保障近6000万元。

       浙江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的推行,将加快首台(套)重大设备新品市场推广,助力设备企业制造的新产品尽快向精品、名品迈进。

       全国试点装备总价值800多亿元

       此次出台《通知》是继农险之后,由中央财政采取保费补贴方式支持的第二大类保险险种———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险种试点正式启动。

       据了解,工信部组织制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包括14个领域360多项装备产品,将作为本次试点的支持范围。其中包括清洁能源发电、特高压装备等重点领域创新产品。

       初步测算,目录内单台套装备总值约800多亿元。2014年,全国装备总量22万多亿元,高端装备约占10%,有两万多亿元。此次列入试点范围的,只是高端 装备的一小部分。尽管如此,此次国家相关部门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上给予保险补偿机制,也是在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方面走出了坚实一步。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出台这样的机制,能有效推动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的核心是利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激发 保险功能,以市场化方式分担用户风险,加快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2015年,三部门率先将清洁高效发电、轨道交通等14个领域的装备纳入试点 范围,基本涵盖了装备制造业发展较为迫切的主要重大技术装备。如试点进展顺利,市场传导性会很强,将极大促进装备制造企业打开市场,破解首台(套)装备市 场初期瓶颈。

       在有些专家看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打破了传统的 “谁投保谁受益”的保险补偿模式,采取生产方投保,购买方受益的做法,保险公司直接将赔款补偿给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购买方。此种补偿方式将有力增强购 买方信心,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推广和应用。

       期望给予研发补贴

       根据《通知》规定,符合《目录》条件的投保企业,中央财政按实际投保费率的3%费率上限及实际投保年度保费的80%给予补贴,补贴时间按保险期限据实核算,原则上不超过3年。

       但在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种衍民看来,即使投保能得到80%的补偿,装备制造企业最少将承担20%的保险费,这对制造企业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成本压力。

       “企业研发投入很大。2004年,我们就在研究特高压变压器里面大小不一的绝缘件,因为特高压输电线路长,要求绝缘件绝缘能力更强,绝缘件中含有水分,因此要 求进行绝缘件干燥,但是如何能达到各绝缘件干燥平衡,仅绝缘件干燥一项工艺研究,就耗费了一年的时间。又如1000千伏电抗器的研发,现在1000千伏电 抗器的噪音甚至低于500千伏电抗器。这都是通过各项研究,科研经费投入,买样机、做模型等。”种衍民介绍说。

       事实上,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研发经费紧张的困境。我国首台(套)国产化高端装备的创新和研制推广使用依旧存在隐忧。

       首台(套)产品研制具有研发投入大、研发时间长、回报周期长等特点。研制高端装备的设备制造企业往往需要大量前期科研攻关费用的投入,以及其他如人力、时 间、物力、精力、设备、技术的投入,且项目一次研制成功的风险较大,所以企业在生产首台(套)产品中虽然实现了自主创新,但在经营中却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因此,相关人士建议国家加大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的支持,完善“首台(套)”政策配套体系,通过补贴和税收等多种手段鼓励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创新,对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填补世界空白并通过国家级鉴定的国家首台(套)产品,给予研发费用50%以上的补助。

微信